- l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目的
- 康复计划
2、术后1日:可取坐位,有利于咳嗽,预防肺炎;进行上肢的锻炼,有利于日后的行走练习;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
3、术后第2日:拔除引流管,拍片确定假体位置适当后,使用CPM(下肢活动器)进行功能锻炼。从30º开始,被动屈曲膝关节。此时可下地站立,高抬腿行走,主动及被动的屈曲或伸直膝关节。在1周内尽量使膝关节屈曲达到或超过90。练习直腿抬高,可用健足放于患肢下面,帮助患肢抬高。患肢做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每次保持10秒,每10次为1组,每天10组;患者坐于床上,患肢做直腿抬高运动,不要求抬起高度,但要有10秒左右的滞空时间;
4、术后3-7天:行走50-100米;膝关节被动活动屈曲100-110º,主动活动屈曲80-90º;直腿抬高时肌力为Ⅲ级(表现为能主动抬腿)
5 术后8-14天:膝关节被动活动屈曲120º,主动活动屈曲90º以上,伸膝达0º;肌肉加强锻炼,骑固定自行车15-20分,能上下楼梯
- 如何练习抬腿
- 如何练习弯腿
- 如何做压腿练习
- 如何掌握运动的量
每天的屈伸活动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要尽量伸直关节和屈曲关节,达到一定的程度,使每天都有进步, 如果活动次数过多会出现关节肿。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 减少屈伸活动次数。通常术后3个月内活动量大了,会出现关节肿。
- 出院后如何继续康复训练?
- 膝关节置换术后日常注意事项?
2、继续口服拜瑞妥抗凝10天。
3、活动时注意安全,严防外伤。
4、保持理想体重 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5、日常活动应避免膝关节的过度负担,以减少关节磨损的机会 如过重的东西以推车来代替手提,上下楼梯多利用扶手等。
6、膝关节手术后,请尽量避免下列动作:蹲马步;爬山;跑;提重物;走远路。
7、遵守医师给您的活动限制,直到下次复诊。
8、手术后六个月可以游泳,骑脚踏车,恢复到正常生活。
9、如果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复诊:伤口发炎,有分泌物时;疼痛加剧时;膝关节受伤并造成走路困难时。
10、术后正常每1-2年拍片一次,保留资料,复查做对比使用。
- l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正常现象”
这是由于支配刀口外侧皮肤的神经皮支再生所致,不影响日常活动和康复训练的进行。
2、为什么关节有肿胀和发热的感觉,多长时间能恢复?
术后3个月内,患肢膝关节常有低度发热的症状,浮髌征弱阳性。这是机体对置换假体的反应或是由于功能训练中膝关节活动刺激所致。这种炎症不是细菌感染造成的,但也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肿胀是关节积液造成,少量的关节积液可起到润滑作用,有利于关节活动,大量的关节积液可进行关节穿刺抽取。上述症状可在术后半年内逐渐消失。
3、为什么患肢晚上有疼痛或酸胀,早晨起床前有发僵的感觉?
术后康复过程中,随着训练强度和频率的增加,一些患者可以出现夜间关节的酸痛,早晨起床时关节发僵,尤其是白天较大活动时。疼痛强度与患者术前膝关节的功能状态有关,膝关节功能评分越低,因训练引发的疼痛可能越明显。
4、为什么总感觉膝关节周围发紧?
这主要是由于术后疤痕形成所致,可以通过锻炼逐渐拉开疤痕组织,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5、为什么走路时会有发僵或不自然?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只要日常活动能自理且无关节疼痛症状,关节曲伸达到预期程度,就可以认为达到预期效果。术后早期关节僵硬,多属正常范围,通常在6-8周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至术后3个月内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
6、什么有的患者活动过程中膝关节内有“咳啦声”?
这种声音一般是由于安装时假体周围的软组织仍然松弛,肌肉无力,缺乏足够的力量维持平衡所致。假体在活动时,特别是髋骨与股骨髁假体间碰撞所致。这种声音很少有临床症状,但会引起患者的心理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软组织自身修复平衡后,这种声音会逐渐消失。但在症状明显时,应向专业医生咨询,以排除髋骨滑脱的可能。
总之,上述现象属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和功能训练中的正常反应,患者不必对此过分担心,以致于丧失进一步进行康复治疗的勇气和信心,影响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患者在出院以后除了利用门诊复查机会听取专业医生对假体及患膝功能恢复的评估意见外,对于晚期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应当及时向专业医生咨询来作出相应的鉴别。
- 出现什么现象时,必须立即到医院找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