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功能为一体的省属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位居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监测A+档位,作为国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单位,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医院始建于1898年,形成了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人文特色。秉承“传承创新 仁德尚道”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一个中心、四项创新”,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体系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全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的区域医疗中心和医学高地。
医院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积极锻造高质量发展人才引擎。全院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31名,博士1239名,硕士2249名,留学归国人员200余名。拥有在站院士2人,院士“首席科学家”1人,院士“首席医学专家”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泰山学者49人;有21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常委及以上职务,300余人担任省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
医院构筑学科建设新高地,勇做前沿技术排头兵。目前,医院拥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学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精品特色亚专科7个,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专科能力建设联系单位、国家医疗机构体重管理中心建设研究项目单位。成功实施世界首例5G+国产手术机器人超远程手术、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双肺移植手术、世界首例机器人辅助心脏移植动物实验;拥有肝、肾、心、肺、胰腺移植资质,器官移植技术水平全省第一、全国前列;达芬奇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累计完成电磁导航手术2410余例、计算机辅助手术13000余例、骨髓移植540余例、TAVI手术560余例、骨科机器人手术2480余例;成功获批质子放疗系统配置许可。与此同时,医院大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数字医学、远程医疗走在前列,外科化脊柱内镜技术培训班走出医院、跨出国门;临床营养智慧平台,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临床营养科建设示范单位”。
医院坚持科教双轮驱动,以科教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获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口腔医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建立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到成果转化的科研创新体系。承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平台9个;近三年获批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重点类项目1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3项;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等重要科技奖项。
医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区域医疗中心龙头作用,助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积极开展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派出援疆、援藏、援甘干部和医疗团队,建立对口支援长效机制。响应“万名医护进乡村”号召,组建15支帮扶队伍共92人下沉至青岛、潍坊、东营等地。医院主动支持建设青大附院-市南紧密型城市医疗健康集团,积极构建整合型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创新实行三级二级医院共管病房管理模式,建立“管委会-理事会-管理层-慢病管理协调中心”推进机制,明确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在慢病管理中的功能定位,建立慢病全周期管理路径,延展推进患者出院后转基层医疗机构或居家疾病延续性服务与管理,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整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获得了国家、省、市卫生健康委的高度肯定。
站在“十五五”的新起点,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学院型、研究型、创新型智慧医院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