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学科科室介绍
2016-01-25 09:29 /
临床药学科
/ 人浏览
最后修改于 星期一, 25 一月 2016 09:29
临床药学科成立于2011年,前身为临床药学研究室,承担临床药学、新技术开发研究、药学研究、药物情报信息、用药咨询与宣传及教学等任务。科室现有工作人员1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3人。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3人,本科学位4人,是一个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的优秀团队。目前下设临床药师办公室、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办公室、药物信息室等,并兼管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I期临床实验室和I期病房。临床药学主要开展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药物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新药I期临床试验(主要是药代动力学、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或毒物分析研究、治疗学相关科研课题、临床药师查房、处方分析、新药疗效评价、老药再评价等临床药学服务。配合临床治疗需要,积极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方案。
目前设有专科临床药师,主要在肾内科、呼吸科、肿瘤科、重症监护室等临床科室。临床药师定期参加查房、疑难病历讨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根据临床需要,制定个体给药方案。为医护患提供专业的合理用药技术指导。
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对我院安全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临床药学人员掌握国内外药学发展的动向,负责药学情报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工作,定期出刊《药讯》,举办药学专题讲座,开展咨询工作。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表收集上报工作。配合医院开展药学教育,协调组织在职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讲座。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扩大对院内各科室、国内各医院、研究单位、药政部门及临床医师、护理人员和病人的交流,提供相关领域的技术服务和咨询,提高药学部的学术地位。
采用酶标放大免疫(EMIT)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HPLC)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服务,为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可监测的药品有环孢素(CsA)、他克莫司(FK506)、甲氨蝶呤、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维生素9项等。
现已开展ALDH2、CYP2C19、MTHFR(C677T)、CYP2C9&VKORC1等百余种基因检测项目。通过为患者出具符合本人的个体化用药检验报告单,为临床医师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使医师用药疗效最佳化、药品不良反应最小化,最终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也同时节省患者一定的用药费用。
2012年获批为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承担抗肿瘤药物、肾病和抗感染药物三个专业的临床药师培训工作,目前有7名省内外学员顺利结业,7名学员正在接受培训;本科室还是多个大专院校的实习基地,承担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培养带教工作;承担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
近年来科室成员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他科研立项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市级奖励20余项。
科室布局
本部:医技楼2楼,82911767、82912263、82911276、82912182
黄岛院区:科教楼A3层,82917311, 82917310

- 科室导航
内科系统
外科系统
妇产儿科系统
五官系统
其他临床科室
医技、辅助科室

- 重点科室
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泰山学者岗位
省突出贡献专家岗位
省教育厅重点学科
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
省临床重点专科
省中医院重点专科
省临床医学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