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是鼻窦粘膜的炎症性疾病,多与鼻炎同时存在,所以也称为鼻-鼻窦炎,发病率15%左右。是鼻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病因】 鼻窦炎的病因学非常复杂,认为以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变态反应、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为三大主要致病因素,这些致病因素经常交叉在一起。
(一)感染因素1.病毒感染2.细菌感染3.真菌感染
(二)变态反应与免疫学因素
呼吸道变态反应和免疫性疾病是鼻窦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二者的相关性在成人为15%~30%之间,在12岁以下的儿童可达到35%~80%。
(三)鼻腔鼻窦解剖异常
【症状】(一)全身症状:慢性鼻窦炎者的伴随症状多不明显或较轻,可有头昏、易倦、精神抑郁、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二)局部症状:
1.鼻塞:多因为粘膜肿胀,鼻甲肿大,鼻内分泌物过多和或伴有息肉形成阻塞通气所致,擤除分泌物后可暂时缓解症状。2.流脓涕:流涕多是鼻窦炎的一个主要症状.有的分泌物可从前鼻孔擤出;有的分泌物向后流,诉“涕倒流”或“痰多”。慢性鼻窦炎时分泌物较粘稠,色黄或灰白色,可呈团块状,亦常有腥臭味。3.嗅觉障碍:常表现为嗅觉减退或嗅觉缺失,多为暂时性 4.局部痛及头痛:鼻窦炎患者常或多或少的感到局部沉重、痛感,多在低头、咳嗽、用力时出现。头痛也是鼻窦炎的常见症状之一。慢性鼻窦炎者头痛多不明显,仅有局部钝痛及闷胀感。
【治疗】
1.全身用药:
(1)抗生素:对于感染性病因,或合并有感染因素的鼻窦炎,应使用足量、时间充分的抗生素;急性鼻窦炎的抗生素疗程不少于2周,慢性鼻窦炎3-4周。
(2)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不作为常规用药,可以辅助控制鼻腔鼻窦粘膜炎症,其主要作用是抗炎、抗水肿。如必须使用也应限制在7d以内,以防止并发症。
(3)粘液稀释及改善粘膜纤毛活性药:常规的辅助用药,可以稀释脓性分泌物,同时恢复粘膜纤毛的活性,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和鼻腔粘膜环境的改善。
(4)抗组胺类药物:可适当加用抗组胺类药,以减轻鼻腔粘膜的水肿程度。
2.局部用药:
(1)减充血剂的应用: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酌情使用。但一般不超过一周。
(2)局部糖皮质激素:局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水肿效应,无论病因是感染性的还是变态反应性的,病变及范围的轻重,局部糖皮质激素都可作为主要用药;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治疗,来控制鼻-鼻窦粘膜的炎症及水肿,最终达到改善鼻腔通气和引流的目的。使用时间为:急性鼻窦炎1个月以上,慢性鼻窦炎3个月以上。
(3)生理盐水冲洗:是当代非常流行的治疗和鼻腔保健护理方法。
3.外科手术: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在鼻内镜和电视监视下,纠正鼻腔解剖学异常、清除不可逆的病变,尽可能保留鼻-鼻窦的粘膜,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最终达到鼻-鼻窦粘膜形态与自身功能的恢复。创伤小,视角开阔、术野清晰、操作精确。这种手术已经成为当代慢性鼻窦炎外科治疗的主体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