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活检和介入治疗,能够以最小的创伤为患者解除病患,为临床提供宝贵的诊断信息。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穿刺活检
近期,超声科成功为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实施了介入性穿刺活检。
患儿确诊后出现高热症状,持续半月余。影像学检查发现其肝脏多发实性占位,急需穿刺活检取病理明确占位性质。由于患儿低龄,哭闹剧烈,且生命体征不稳,需麻醉科配合并心电监护,CT下穿刺难度极大。接诊患儿后,超声科首先行肝脏超声检查,确定了穿刺病灶,麻醉后立即在超声引导下穿取组织4条,用时约5分钟,患儿完全可耐受,生命体征平稳。病理结果显示为真菌性肝脓肿。给予抗真菌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肝内病灶逐渐消失。
超声科介入专业组开展超声介入工作三年来,已完成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2400余例,经皮胸腹腔积液、肝脓肿、肾盂、胆囊、胆管等置管引流50余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甲状腺、肝、肾、盆腔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治疗200余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介入性超声的优势和应用
介入性超声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提倡个性化诊断与治疗的现代医学中已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介入性超声是在实时超声监视或引导下,直接经皮将穿刺针或导管准确置入病灶、囊腔或管道结构中,达到定性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包括介入性穿刺活检诊断及介入治疗两部分。
介入性穿刺活检诊断适应症广泛,适用于全身各部位软组织病变,只要超声检查可显示并具备安全进针途径,肝脏、肾脏、胰腺、胸、腹、盆腔及腹膜后病变、甲状腺、乳腺、淋巴结、骨骼肌肉等病变,均可进行穿刺活检。与CT引导下穿刺相比,介入性穿刺时间明显缩短,角度灵活,费用低廉,尤其对高龄、急重症患者及困难部位病变优势更加明显。
介入治疗过程中,病灶显示准确,通过二维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人体表面找到最佳、最安全的进针点;实时调整患者体位,确保进针角度、方向、深度和最短、最安全的进针距离;在进针全过程中,动态、准确显示针尖通过的部位和方向,保证针尖不刺破重要器官、血管;随时调整针尖方向,减低了穿刺危险性,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超声科开展的介入治疗项目
目前,我科开展的介入治疗包括囊肿抽液硬化治疗和置管引流。
超声引导下囊肿治疗的主要操作原理是经超声引导下穿刺针进入囊腔,抽净囊液,囊内注入无水酒精,破坏囊壁分泌细胞,使囊壁上皮细胞脱水,蛋白凝固变性,引起囊壁粘连、纤维化而使囊腔闭合。超声介入治疗技术的优势在于无需开刀,只需局部麻醉,降低了危险性;仅一个针眼一条针道,损伤小,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正常器官;治疗时间短,最长只需30分钟;术后患者局部压迫30分钟即可自由活动,恢复快;囊肿明显缩小不易复发,效果良好;手术费用低廉。经我科治疗的多部位囊肿均一次成功,治疗后复查疗效显著,囊肿大部分显著缩小甚至消失,患者均表示满意。
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适用于盆腹部脓肿腔较大者或经反复穿刺抽吸后未能治愈者,各种原因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致肝内胆管扩张、需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胆道引流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各种原因引起的梗阻性肾积水、肾盂积脓等需减压、引流、冲洗治疗的患者以及胸腹水置管引流患者等。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相对操作简便,创伤小,疗程短,并发症少。
近期,超声科将开展甲状腺结节的细针穿刺诊断技术。此技术快速、安全、费用低、重复性好,结果相对准确,对甲状腺疾病诊断具有较高价值。科室将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甲状腺结节的消融治疗,更好的为患者解除病患。
本部腹部超声科地址:江苏路16号院本部同位素楼三楼 电话:8291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