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肝癌患者无任何自觉不适,或表现为乏力,胃纳差等消化不良反应的症状,进展期肝癌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肝区疼痛,肝肿大,腹水和食欲减退,乏力,消瘦,腹胀等全身表现和消化道症状。
二、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对有病毒性肝炎、肝病和/或肝硬化背景的人群,应定期(3个月至6个月)进行医学查体,包括肝功能、AFP和彩色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强化CT或MRI检查。
三、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
早期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肝癌长期治疗效果的关键。随着射频消融等技术发展,使不宜手术(肝功能较差)和小肝癌(直径<3cm)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肝功能C级的小肝癌,肝移植可使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进展期肝癌(多发肿瘤或伴有血管癌栓)宜以介入治疗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包括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生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等。
四、原发性肝癌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1) 术前健康教育
①饮食指导:原发性肝癌患者,宜采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选择患者喜爱的食物种类,安排舒适的环境,少量多餐。此外,还可给予营养支持、输血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提高手术耐受力。一般病人在术前12小时应禁食,术前4~6小时要禁水,以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呕吐或并发吸入性肺炎,胃肠道内较多食物积存也将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②心理指导
对手术情况进行必要的了解,如手术切除范围、麻醉方式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等,以做好充分的身体和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手术,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③术前指导
配合医生做一些常规检查,术前戒烟戒酒
(2)术后健康教育
①术后麻醉未清醒时,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神志完全清醒时,改为自由体位。
②半肝切除以上的患者,需持续吸氧3~4天,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促进肝细胞再生。
③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床上活动,术后第三天开始下床活动,活动量根据心肺功能逐渐增加。及早活动可促进整个机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腹胀、便秘。
④腹腔引流管引流期间,注意防脱管
⑤饮食指导: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步给予流质、半流质,直至正常饮食。患者术后肝功能受影响,易发生低血糖,禁食期间应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液或营养支持。术后两周内适量补充血清蛋白和血浆,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⑥避免肝性脑病的诱因,禁用肥皂水灌肠,限制蛋白质摄入,以减少血氨的来源。
五、原发性肝癌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
①饮食方面:出院后应少食多餐,多吃含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宜。若有腹水、水肿,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发霉食品,切忌食用。真菌中的黄曲霉毒素为致癌物质!(发霉花生、发霉玉米、发霉番薯、过期花生油及菜籽油均不能食用!)
平衡饮食:肝癌病人消耗较大,必须保证有足够的营养。衡量病人的营养状况的好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否维持体重。而要使体重能维持正常的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保持平衡膳食,要求病人还应多食新鲜蔬菜,而且一半应是绿叶蔬菜。
(2)低脂肪与植物蛋白质:高脂肪饮食会影响和加重病情,而低脂肪饮食可以减 轻肝癌病人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肝癌患者食欲差,进食量少,如果没有足 够量的平衡膳食,必须提高膳食的热量和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粗脂肪,肝癌病人应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的食物,尤其是优质植物蛋白质。
(3)维生素:维生素A、C、E、K等都有一定的辅助抗肿瘤作用。维生素C主要 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中。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肝癌病人者应多含维生素多的蔬菜和水果。
(4)肝癌中晚期饮食: 中、晚期病人可以有上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症
状。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在止血后才可以进食,饮食中一定要注意:食物中少粗纤维或无粗纤维,避免机械刺激出血的伤口。食物不能过冷过热,避免刺激胃粘膜血管的变化发生再出血。给予富含蛋白质并容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喝副含维生素的鲜果汁鲜菜汁。要少食多餐,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
②休息与运动:劳逸结合,适当运动。
③康复指导:树立患者和家属的信心,根据医嘱坚持化疗或其他辅助治疗。
④复诊须知:患者及家属应注意有无水肿、体重减轻、出血倾向、黄疸和疲倦等症状,必要时及时到肝胆胰外科门诊就诊。定期随访,每2~3个月复查AFP、胸片和B超检查。若发现临床复发或转移迹象,及时采取相应外科或介入治疗。
青大附院肝胆胰外科科室简介
肝胆胰外科的前身为普通外科的肝胆外科专业,于2000年与血管外科专业组建肝胆血管外科,于2006年独立为肝胆外科,2013年随着在黄岛院区设立胆道外科更名为肝胆胰外科。肝胆胰外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科整体水平目前已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东部肝胆外科的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是国家级临床医学继续教育基地。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随着医院一级学科临床医学博士点的授予而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评为医院“十佳”科室和2001-2005年度“十佳科室”,在医院的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科室;护理单元是一个极富有朝气、工作极其严谨认真的团队,是山东省护理学会外科学护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所在单位,2010年被卫生部授予“卫生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2012年被评为医院“标兵科室”,2013年被评为医院“最具成长力科室”。2007年获得卫生部首批器官移植准入单位,2011年获得卫生部胰腺移植准入单位。
借助于医院的迅速发展,科室与国内外相关科室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提倡请进来,走出去,为病人获得高水平的诊治,以及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2008年和2012年,国际著名的肝脏外科专家、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在我院的手术示教使我们亲身感受到著名专家高尚的医德、精干的医术和严谨的学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冷希圣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受聘为科室首席医学专家。多年来,科室坚持学习再学习的态度,多次委派科室人员赴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韩国延世大学和美国等地进修,效果显著。
科室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具有强大的科室凝聚力。严格的术前讨论制度、疑难重危病例讨论制度、三级医师负责制、科室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了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始终把握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吸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确保了科室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探讨新形式下的医患关系,以及与病友交流的艺术性探讨等丰富了科室建设的内涵。
青大附院肝胆胰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为胶东半岛乃至全国的患者服务,为中国的肝胆胰外科发展贡献力量。
科室动态:
1. 2014年8月程莉洁护士作为首批接受专科护士培训小组成员正在浙江学习,专科护理设静脉护理、疼痛护理、糖尿病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等,专科护理的建设必将提高基础护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使病人享受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服务。
2. 2014年7月5日,在中华医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肝胆胰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中,我院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韩冰凭借精湛的技术,荣获鲁皖赛区冠军,代表山东参加第十六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大会肝胆胰外科手术视频大赛,获得决赛优秀奖和最佳口才奖。
3. 2014年7月庞旭峰护士长远赴台湾各大医院参观学习并作了交流汇报,借鉴好的做法在科室推行了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如使用鲜明的安全识别标识等,降低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风险。
4. 2014年6月15日王祖森副教授参加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主办的首届腹腔镜肝脏切除大赛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参赛手术,充分展示出我院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的精良技术,并得到得到评委们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评价为手术指征适宜,手术解剖精准,肝脏断面规整,出血量少,经过激烈的角逐,一举获得优胜奖。
5. 2014年5月12日我科护理团队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过程中充分展现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采,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获得温馨服务示范岗。
人才团队
(一)人员构成
主任医师:吴力群 张炳远 邱法波 曹景玉
借助于医院的迅速发展,科室与国内外相关科室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提倡请进来,走出去,为病人获得高水平的诊治,以及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2008年和2012年,国际著名的肝脏外科专家、卫生部黄洁夫副部长在我院的手术示教使我们亲身感受到著名专家高尚的医德、精干的医术和严谨的学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冷希圣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受聘为科室首席医学专家。多年来,科室坚持学习再学习的态度,多次委派科室人员赴解放军301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韩国延世大学和美国等地进修,效果显著。
科室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具有强大的科室凝聚力。严格的术前讨论制度、疑难重危病例讨论制度、三级医师负责制、科室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了科室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始终把握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不断吸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确保了科室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探讨新形式下的医患关系,以及与病友交流的艺术性探讨等丰富了科室建设的内涵。
青大附院肝胆胰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为胶东半岛乃至全国的患者服务,为中国的肝胆胰外科发展贡献力量。
科室动态:
1. 2014年8月程莉洁护士作为首批接受专科护士培训小组成员正在浙江学习,专科护理设静脉护理、疼痛护理、糖尿病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等,专科护理的建设必将提高基础护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使病人享受高质量的临床护理服务。
2. 2014年7月5日,在中华医学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肝胆胰外科手术视频大赛中,我院肝胆胰外科主治医师韩冰凭借精湛的技术,荣获鲁皖赛区冠军,代表山东参加第十六届全国胆道外科学术大会肝胆胰外科手术视频大赛,获得决赛优秀奖和最佳口才奖。
3. 2014年7月庞旭峰护士长远赴台湾各大医院参观学习并作了交流汇报,借鉴好的做法在科室推行了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如使用鲜明的安全识别标识等,降低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风险。
4. 2014年6月15日王祖森副教授参加由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主办的首届腹腔镜肝脏切除大赛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参赛手术,充分展示出我院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的精良技术,并得到得到评委们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评价为手术指征适宜,手术解剖精准,肝脏断面规整,出血量少,经过激烈的角逐,一举获得优胜奖。
5. 2014年5月12日我科护理团队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过程中充分展现优质护理服务的风采,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获得温馨服务示范岗。
人才团队
(一)人员构成
主任医师:吴力群 张炳远 邱法波 曹景玉
副主任医师:孙传东 郭卫东 王祖森
主治医师:赵伟 韩冰 马湘 曲林林 田蓝天
住院医师:周斌 冯玉杰 邹浩 李坤 刘奎 宋孟奇 马凯
主管护师:庞旭峰 吕亚青 余晓晨 张鑫
主治医师:赵伟 韩冰 马湘 曲林林 田蓝天
住院医师:周斌 冯玉杰 邹浩 李坤 刘奎 宋孟奇 马凯
主管护师:庞旭峰 吕亚青 余晓晨 张鑫
护师: 丁云凤 栾文娟 王静 孙菲菲 张雪君 从红英 吕佳蔚
退休专家:杨金镛 申杰
退休专家:杨金镛 申杰
(二)专家介绍
吴力群 青大附院院长助理 外科主任 肝胆胰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至今工作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1999年赴美国休斯敦Hermann医院进修。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理事、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肝脏外科学组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青岛市医学会器官移植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腹部外科、肝胆外科杂志、山东医药等专业期刊的编委;担任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常务编委。并获山东省卫生科技创新人才、青岛优秀临床医学专家、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青岛市著名好医生等称号。
2000年4月率领肝移植团队实施了山东省第一例成功的肝移植手术。率领团队经过肝癌治疗多学科协作组10多年的合作,于2012年牵头成立由肝胆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介入医学科、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等科室组成的肝癌多学科协作组(MDT)。2014年率领团队实施了山东省首例3D技术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经数十年的努力,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41.5%,并形成了完整的个体化治疗策略;2011年在原有的肝癌院内会诊制度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青大附院肝癌诊治多学科协作组”,使疑难肝癌患者有了快捷、高水准的诊治,其倡导的网路平台管理等理列入2014年医院重大创新项目。2004年获“”青岛优秀临床医学专家称号,2005年获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6年获青岛市著名好医生称号。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00余篇,被SCI收录近20篇。现承担省市立项科研项目4项。
门诊坐诊时间:周一上午(本部)
张炳远 本部肝胆胰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胆道学组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普外肿瘤分会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分会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兼任《腹腔镜杂志》、《齐鲁医学杂志》编委,目前作为项目责任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参加编写《腹部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肝脏的基础医学与临床》两部专著,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1994年率先在胶东半岛开展了腹腔镜外科手术,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腹腔镜外科专业的创始人,特别擅长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迄今为止,已完成各种腹腔镜外科手术2000余例。
研究方向:胆道外科。包括规范的肝门胆管癌根治、胆管癌根治以及胆管的良性狭窄手术,其复杂肝门胆管成形手术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通过实行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等方法使肝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从23%提高到60%。在肝胆管结石治疗方面,在切除病灶和纠正胆管狭窄的基础上,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减少了胆道结石残留的发生率。
门诊坐诊时间:周四上午
邱法波 本部肝胆胰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5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委。长期致力于肝胆外科疾病和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研究,特别是胰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形成一整套腹膜后肿瘤和胰腺肿瘤的治疗方案。率先开展了巨大腹部肿瘤手术切除、经腹膜外途径切除腹膜后肿瘤等的临床研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曾到德国梅因茨大学医学院和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学习。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4部;主编的《腹膜后疾病》一书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近期出版。多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门诊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曹景玉 黄岛院区胆道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秘书&手术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外科工作20年,胜任肝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常规手术的操作。主要擅长肝胆外科和腹腔镜外科。熟练掌握纤维胆道镜、腹腔镜、床边超声等诊疗技术。擅长胆道外科手术、微创手术及临床营养支持等。2005年曾到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学习,并多次参加国内培训班学习。
注重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培养,主要研究方向是胆道系肿瘤的基因研究及治疗。作为导师已指导培养硕士生7名。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1部。现为山东省普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外科学组副组长。
孙传东 黄岛院区胆道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在延世大学SEVERANCE医院肝胆外科工作学习三年,现为韩国肝胆外科学会名誉会员,韩国内视镜腹腔镜学会名誉会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山东医药杂志编委。精通腹部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肝胆胰外科方面,熟练掌握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的外科治疗,包括肝脏的肿瘤切除术、肝门胆管癌、胆管癌、壶腹周围癌的规范性切除术、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处理,胰腺的部分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的断流术,各种脾脏的切除术等。跟踪肝胆胰专业的新进展,带教肝胆外科的硕士研究生。同时,积极开展腹部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的肝脏手术、腹腔镜胰腺部分切除术等。
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注重教学和科研和学术交流,带教本科生、七年制、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带教硕士研究生毕业6名。积极从事科学研究,青岛市课题结题1项,鉴定课题1项,为世界先进。目前承担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普通外科疾病诊治思路》,《外科皮肤科常见疾病诊治》等著作。
门诊坐诊时间:周三全天(本部)
郭卫东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并获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学博士学位。曾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Mayo医学中心学习与交流。现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委员。主要从事肝胆胰外科疾病、肝脏移植和微创外科的临床工作和研究,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和进展,熟知本专业良恶性肿瘤、门脉高压症、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参与肝脏移植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擅长本专业危重症的抢救和外科营养支持治疗。参加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实习的指导工作。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现承担科研课题1项。
门诊坐诊时间:周三全天(本部)
王祖森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肝脏学组委员,青岛市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兼秘书,青岛市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青大附院肝癌多学科协作组(MDT)秘书。对肝胆胰脾各种疾病有深入的研究,能够熟练完成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高位胆管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胰体尾切除、脾切除、胆囊切除、肿瘤射频消融等各类手术及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目前以肝脏疾病为专业研究方向,擅长肝脏肿瘤的手术切除,尤其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及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2014年作为核心成员完成山东省内首例3D技术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并在青岛电视台展播,同年获得首届全国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大赛优胜奖。对肝癌的手术和复发研究的论文被BMC Cancer发表,迄今发表SCI论文6篇,中华级4篇(medline收录1篇),核心期刊10余篇,已获得科研鉴定国际先进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参编专著3部。
门诊坐诊时间:周一全天(本部)
韩冰 主治医师
门诊副主任医师。兼任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肝脏学组秘书,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擅长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保脾的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肝肿瘤射频消融术,膈下肝肿瘤腹腔镜B超引导定位穿刺术,能独立完成半肝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作品《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获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肝胆胰外科手术大赛”鲁皖赛区冠军及全国大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立项3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4篇。
赵伟 主治医师
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擅长肝、胆、胰、脾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在腹部微创手术方面有较高造诣,长期致力于肝胆外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不断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1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
马湘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擅长肝、胆、胰、脾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积极开展腹部微创手术,长期致力于肝胆外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不断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曾发表科研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1篇。Medline收录1篇。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庞旭峰 主管护师 本部肝胆胰外科护士长 外科学硕士
兼任山东省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护理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注重基础护理,特别擅长危重病人的专科护理,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掌握各种先进监护仪器设备对危重病人的监护与管理。2006年在上海中山医院学习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管理,对围手术期病人具有先进的管理知识与能力。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13年荣获优秀护士称号,2013年9月荣获“激扬青春·创新梦想”第二届青年创新服务举措大赛(服务器改良组)一等奖,2013年11月获得青岛市PICC证书。获得新型专利两项,参编论著四部,发表文章十余篇,被SCI收录1篇。
吕亚青 主管护师 黄岛院区胆道外科护士长
从事手术室肝胆外科手术配合19年,进入胆道外科工作1年余。曾代表医院参加国家“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大型白内障复明行动。2002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修学习,2012年获得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手术室专科护士认证。2012年,2013年荣获经济技术开发区卫生系统“百名好护士”,2012年,2013年医院科技节授课比赛优秀奖。主编论著1部,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文章十余篇。
吴力群 青大附院院长助理 外科主任 肝胆胰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至今工作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1999年赴美国休斯敦Hermann医院进修。现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理事、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肝脏外科学组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普外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青岛市医学会器官移植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腹部外科、肝胆外科杂志、山东医药等专业期刊的编委;担任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常务编委。并获山东省卫生科技创新人才、青岛优秀临床医学专家、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青岛市著名好医生等称号。
2000年4月率领肝移植团队实施了山东省第一例成功的肝移植手术。率领团队经过肝癌治疗多学科协作组10多年的合作,于2012年牵头成立由肝胆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介入医学科、放射科、超声科、病理科等科室组成的肝癌多学科协作组(MDT)。2014年率领团队实施了山东省首例3D技术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经数十年的努力,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10年生存率达41.5%,并形成了完整的个体化治疗策略;2011年在原有的肝癌院内会诊制度的基础上率先成立了“青大附院肝癌诊治多学科协作组”,使疑难肝癌患者有了快捷、高水准的诊治,其倡导的网路平台管理等理列入2014年医院重大创新项目。2004年获“”青岛优秀临床医学专家称号,2005年获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006年获青岛市著名好医生称号。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著100余篇,被SCI收录近20篇。现承担省市立项科研项目4项。
门诊坐诊时间:周一上午(本部)
张炳远 本部肝胆胰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委员、胆道学组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普外肿瘤分会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肝胆胰肿瘤分会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兼任《腹腔镜杂志》、《齐鲁医学杂志》编委,目前作为项目责任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参加编写《腹部外科诊疗术后并发症》及《肝脏的基础医学与临床》两部专著,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1994年率先在胶东半岛开展了腹腔镜外科手术,是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腹腔镜外科专业的创始人,特别擅长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迄今为止,已完成各种腹腔镜外科手术2000余例。
研究方向:胆道外科。包括规范的肝门胆管癌根治、胆管癌根治以及胆管的良性狭窄手术,其复杂肝门胆管成形手术在国内达到领先水平,通过实行门静脉部分切除重建等方法使肝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从23%提高到60%。在肝胆管结石治疗方面,在切除病灶和纠正胆管狭窄的基础上,结合术中术后胆道镜,减少了胆道结石残留的发生率。
门诊坐诊时间:周四上午
邱法波 本部肝胆胰外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5年7月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委。长期致力于肝胆外科疾病和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研究,特别是胰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形成一整套腹膜后肿瘤和胰腺肿瘤的治疗方案。率先开展了巨大腹部肿瘤手术切除、经腹膜外途径切除腹膜后肿瘤等的临床研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曾到德国梅因茨大学医学院和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学习。已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论著4部;主编的《腹膜后疾病》一书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近期出版。多次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门诊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曹景玉 黄岛院区胆道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秘书&手术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从事临床外科工作20年,胜任肝胆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常规手术的操作。主要擅长肝胆外科和腹腔镜外科。熟练掌握纤维胆道镜、腹腔镜、床边超声等诊疗技术。擅长胆道外科手术、微创手术及临床营养支持等。2005年曾到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学习,并多次参加国内培训班学习。
注重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培养,主要研究方向是胆道系肿瘤的基因研究及治疗。作为导师已指导培养硕士生7名。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1部。现为山东省普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外科学组副组长。
孙传东 黄岛院区胆道外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学博士,毕业于韩国延世大学,在延世大学SEVERANCE医院肝胆外科工作学习三年,现为韩国肝胆外科学会名誉会员,韩国内视镜腹腔镜学会名誉会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山东医药杂志编委。精通腹部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肝胆胰外科方面,熟练掌握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的外科治疗,包括肝脏的肿瘤切除术、肝门胆管癌、胆管癌、壶腹周围癌的规范性切除术、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处理,胰腺的部分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的断流术,各种脾脏的切除术等。跟踪肝胆胰专业的新进展,带教肝胆外科的硕士研究生。同时,积极开展腹部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的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的肝脏手术、腹腔镜胰腺部分切除术等。
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注重教学和科研和学术交流,带教本科生、七年制、研究生、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带教硕士研究生毕业6名。积极从事科学研究,青岛市课题结题1项,鉴定课题1项,为世界先进。目前承担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普通外科疾病诊治思路》,《外科皮肤科常见疾病诊治》等著作。
门诊坐诊时间:周三全天(本部)
郭卫东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并获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学博士学位。曾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Mayo医学中心学习与交流。现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实验外科学组委员。主要从事肝胆胰外科疾病、肝脏移植和微创外科的临床工作和研究,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掌握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和进展,熟知本专业良恶性肿瘤、门脉高压症、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和治疗,参与肝脏移植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擅长本专业危重症的抢救和外科营养支持治疗。参加本科生的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实习的指导工作。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现承担科研课题1项。
门诊坐诊时间:周三全天(本部)
王祖森 副主任医师 外科学博士
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肝脏学组委员,青岛市器官移植学会委员兼秘书,青岛市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青大附院肝癌多学科协作组(MDT)秘书。对肝胆胰脾各种疾病有深入的研究,能够熟练完成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高位胆管癌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腹腔镜下肝叶切除、胰体尾切除、脾切除、胆囊切除、肿瘤射频消融等各类手术及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目前以肝脏疾病为专业研究方向,擅长肝脏肿瘤的手术切除,尤其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及肝肿瘤的射频消融治疗。2014年作为核心成员完成山东省内首例3D技术下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并在青岛电视台展播,同年获得首届全国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大赛优胜奖。对肝癌的手术和复发研究的论文被BMC Cancer发表,迄今发表SCI论文6篇,中华级4篇(medline收录1篇),核心期刊10余篇,已获得科研鉴定国际先进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参编专著3部。
门诊坐诊时间:周一全天(本部)
韩冰 主治医师
门诊副主任医师。兼任山东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肝脏学组秘书,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擅长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保脾的胰体尾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肝肿瘤射频消融术,膈下肝肿瘤腹腔镜B超引导定位穿刺术,能独立完成半肝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术、胰体尾切除术、脾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作品《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获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肝胆胰外科手术大赛”鲁皖赛区冠军及全国大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立项3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4篇。
赵伟 主治医师
山东省医师协会肝胆外科分会委员。擅长肝、胆、胰、脾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在腹部微创手术方面有较高造诣,长期致力于肝胆外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不断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1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
马湘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主要从事肝胆胰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擅长肝、胆、胰、脾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积极开展腹部微创手术,长期致力于肝胆外科疾病的临床研究,不断学习掌握本专业的最新技术。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曾发表科研论文4篇,其中SCI论文1篇。Medline收录1篇。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庞旭峰 主管护师 本部肝胆胰外科护士长 外科学硕士
兼任山东省护理学会外科护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护理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年,临床护理经验丰富,注重基础护理,特别擅长危重病人的专科护理,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掌握各种先进监护仪器设备对危重病人的监护与管理。2006年在上海中山医院学习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管理,对围手术期病人具有先进的管理知识与能力。带领团队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13年荣获优秀护士称号,2013年9月荣获“激扬青春·创新梦想”第二届青年创新服务举措大赛(服务器改良组)一等奖,2013年11月获得青岛市PICC证书。获得新型专利两项,参编论著四部,发表文章十余篇,被SCI收录1篇。
吕亚青 主管护师 黄岛院区胆道外科护士长
从事手术室肝胆外科手术配合19年,进入胆道外科工作1年余。曾代表医院参加国家“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大型白内障复明行动。2002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进修学习,2012年获得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手术室专科护士认证。2012年,2013年荣获经济技术开发区卫生系统“百名好护士”,2012年,2013年医院科技节授课比赛优秀奖。主编论著1部,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文章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