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外科技术是应用外科手术和牙正畸手段矫治骨性牙颌面畸形及正常面容整形以达到医治畸形、恢复功能、实现美容的技术。是在我国近年才发展成熟起来的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分支学科,是重塑面型达到功能和美貌统一的理想手段。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让先天性及后天性颌面部畸形患者和正常美容者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容貌成为可能。
牵张成骨技术应用于正颌外科,为过去难以矫治的诸多疑难复杂面部畸形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使过去十分复杂的手术程序简化,手术风险降低,而且在骨组织牵引延长的同时,伴随的软组织包括血管、神经组织也同样得以延长,是传统治疗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外科治疗中“多什么切什么,少什么补什么”的治疗思路,充分利用机体的生长潜能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面部畸形,恢复正常的功能与容貌。
正颌外科手术与一般美容外科手术相结合可以矫正多数面部畸形患者和满足一般面容正常者进一步整形美容的要求。一般美容外科手术主要是对面部软组织的修整,是对求治者“锦上添花”。 正颌外科手术则主要是对组成面部结构的骨组织进行重新移位、修整并同期使软组织成型来改善面型,是对求治者“雪中送炭”。各类现代正颌外科手术不仅可以像几何图形般的切割、重组面部骨骼结构,而且所有的手术都可通过口腔内进行,颜面皮肤不遗留任何痕迹。这就要求从事正颌外科手术的医生不仅要有熟练的手术技巧、丰富的经验,还必须具有容貌美学方面的知识修养。需要研究具有不同种族特征、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的群体的容貌审美观,研究美貌人群的容貌结构特征和规律,研究每一个就诊者的个体审美诉求、审美心理。由于手术技术含量高、难度大而且术前、术后还需配合系统完善的正畸治疗,目前国内只有在少数医院具备开展此种手术的条件。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自2003年开展正颌外科及颌骨牵引成骨手术,是山东省内最早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其中下颌骨节段性缺损三焦点牵引成骨修复重建手术是目前国内开展最早、积累病例最多、临床应用和动物实验文章发表最早的单位,其学术地位已被国内同行所认可。目前口腔颌面外科在颌面部整形专业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孙健教授是中华口腔医学会中国唇腭裂诊治联盟常务理事、正颌外科学组委员,颌面部整形专业方向已处于省内绝对领先水平,在国内同行也处于第一梯队水平。


颏后缩畸形手术前、后侧面相


下颌角肥大手术前、后对比正面相
适应症
正颌外科技术是应用外科手术和牙正畸手段矫治骨性牙颌面畸形及正常面容整形以达到医治畸形、恢复功能、实现美容的技术。
1.单颌畸形
下颌前突、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下颌偏斜畸形、上颌前突、上颌后缩。
2.双颌畸形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双颌前突、长面综合症、短面综合症。
3.唇腭裂术后继发颌骨畸形
唇腭裂患者齿槽嵴裂修复术及正颌外科的时间顺序应为:9—12岁单尖牙萌出前,牙根形成1/2 ~ 2/3时修复齿槽嵴裂,16 ~ 18岁上、下颌生长发育停止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修整上下颌骨畸形。
4.半侧颌骨肥大畸形(Hemimandibular Hypertrophy)
亦称半侧颜面肥大畸形(Hemifacial Hypertrophy),典型表现:半侧下颌骨的髁状突、升支和下颌骨体部均较对侧明显肥大,伴有颌关系紊乱及颌平面偏斜。
5.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牙颌面畸形
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
7.颌面部创伤畸形
8.要求面部整形的正常人
术前、术后正畸要求
基本原则:术前正畸排齐牙列、去代偿。术后保持骨段在稳定的颌关系下愈合、颌关系的精细调整。
美的标准
意大利著名的国际影星索非亚·罗兰在她的自传中讲述过这样一段插曲:在她初次去电影制片厂试镜时,制片商建议她去修整过长的鼻子,让脸部漂亮些,但她拒绝了。最终她以自己的演技、美貌征服了观众,成为红遍欧美的国际影星。她的鼻子更成了她极具魅力的美丽面孔的重要特征,一时间竟成了一种美容时尚。一张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面孔,无可挑剔的五官,最关键的是脸部器官的组合能够和谐、均衡才是产生美的唯一原则!索非亚·罗兰的美就在于她成功地维护了自己脸部的和谐与均衡,所以即使局部少有瑕疵也无碍面部的整体美丽。
那么,和谐、均衡的尺度是什么呢?人们常说的“三庭”、“五眼”及绘画中普遍采用的“黄金分割”就是一种。现代正颌外科美容整形技术的发展,使专家们对不同种族、性别的面孔作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的“秘诀”如下:
一、容貌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不同的人,因其种族属性、性别差异、文化背景及所处的地位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容貌审美观。富于情感的人类,容貌审美观,必然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便道出了这种情感因素的作用。
不同种族、不同个体之间确实存在容貌审美的差异,那么人类究竟有没有共同的审美标准?
英国社会学家Iliffe曾在伦敦一家大报纸上刊登了12张经过精心挑选过的女性照片,面型不同但拍摄条件一致,要求读者根据容貌美的次序予以排列。4300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种族的读者给予了几乎一致的回答。考虑到美国与英国文化背景的差异,12张照片又在美国报刊发表,10万名美国读者对前3名的选择与英国读者完全一致。还有许多类似的研究都反映出公众对于容貌审美具有基本一致性。中国历史上得到公认的“四大美人”的出现也反映了大众的基本一致的审美观。这都说明了容貌审美观具有客观性。这就要求正颌美容外科医生要研究公众的容貌审美观,使整形手术重塑的面型既要符合大众的容貌审美观,又要体现个体审美要求。
二、面部比例与和谐
关于容貌美、人体美的比例关系研究由来以久。中国古代画论《写真古诀》中就记载有颜面结构的“三庭五眼”比例关系。即从发际到颏下可以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等份(发际到眉间、眉间到鼻下、鼻下到颏下)。而面宽等于眼裂宽度的五倍。
Seqhers 和Ricketts 都认为美的容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比例关系符合神奇的“黄金分割”率,即1 :1.618 或0.618 :1 。日本学者Nakajima 则认为受日本文化熏陶而形成的审美观,反映在建筑美学和容貌美学上都体现了 2规律。即1:1.414的比例关系及其幕数列。
国内王兴、张震康等中国学者关于中国青年美貌人群容貌美学颅面结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青年美貌人群的颅面结构具有协调一致十分稳定的比例关系,一些反映面部结构间重要关系的角度及位置线距测量值也较一般人群更为稳定与集中,反映了美学理论中的“和谐”与“典型”的规律。
三、鼻唇颏关系的协调是容貌美的重要标志
面上部、面中部具有相对稳定一致的结构特征,而面下1/3是颜面结构中最富于变化,最具个性特征的部位,面下1/3最主要的容貌美学特征就是鼻、唇、颏三个重要结构间相互关系的协调。为此学者们设计了许多方法以评价鼻、唇、颏的关系。著名的“审美平面”---连接鼻尖点与颏前点的直线平面就是用于观察、评价这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指标。①双唇均位于审美平面之后,上唇与下唇比位置相对靠后,男女上唇突点距审美平面分别为2mm 和 2.6mm,而下唇突点距审美平面大约为1 mm。 ②男女颏唇沟距审美平面分别为6 mm 和5 mm,女性颏部较男性略尖, ③近似直角的鼻唇角及上唇高与下唇高比约为1:2,④当鼻突度较大时,唇颏突度也应相应较大,反之应相应较小。
四、颧部的协调
美貌人群颧部的协调、形态位置也是反映其美学特征的重要结构。颧突点均位于外眦后下方(后方:男女分别为9mm 和7 mm;下方:男女分别为27mm和26mm)。男女两侧突度基本一致,分别为:6.4mm与7.8mm。颧部形态男女均为一斜向后上方的椭圆形。
五、个体化艺术创造
对于容貌美的创造不可能提供一个绝对的美的标准和模特,正颌美容外科手术也必定是在一定规律基础上的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决非是按照同一模式众人一面的翻版,因此最理想的做法是让美容者在手术前看到自己手术后的容貌效果图象,并亲自参与修改面容的手术设计、修改,直到患者和医生具有一致的美学观点而共同满意为止。正颌外科计算机诊断模拟手术及面像预测系统、模型外科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时下的正颌外科美容整形医生们正运用这些“秘诀”、“规律”巧夺天工,再造美丽!专家门的研究结论也许有点过于烦琐,但其精髓却十分简单实用,即“和谐就是美”。那些为着变换不定的美的时尚,不停追逐忙的心烦意乱的的人们,或许会从中得到启发:当你去刻意去迎合时,也许丢掉了最简单的美的法则!如果你想通过美容化装或正颌外科手术整容让自己的面容更漂亮,以上“秘诀”也许能帮你如愿。
正颌外科技术是应用外科手术和牙正畸手段矫治骨性牙颌面畸形及正常面容整形以达到医治畸形、恢复功能、实现美容的技术。
1.单颌畸形
下颌前突、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下颌偏斜畸形、上颌前突、上颌后缩。
2.双颌畸形
上颌后缩下颌前突、上颌前突下颌后缩、双颌前突、长面综合症、短面综合症。
3.唇腭裂术后继发颌骨畸形
唇腭裂患者齿槽嵴裂修复术及正颌外科的时间顺序应为:9—12岁单尖牙萌出前,牙根形成1/2 ~ 2/3时修复齿槽嵴裂,16 ~ 18岁上、下颌生长发育停止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修整上下颌骨畸形。
4.半侧颌骨肥大畸形(Hemimandibular Hypertrophy)
亦称半侧颜面肥大畸形(Hemifacial Hypertrophy),典型表现:半侧下颌骨的髁状突、升支和下颌骨体部均较对侧明显肥大,伴有颌关系紊乱及颌平面偏斜。
5.颞下颌关节强直继发牙颌面畸形
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
7.颌面部创伤畸形
8.要求面部整形的正常人
术前、术后正畸要求
基本原则:术前正畸排齐牙列、去代偿。术后保持骨段在稳定的颌关系下愈合、颌关系的精细调整。
美的标准
意大利著名的国际影星索非亚·罗兰在她的自传中讲述过这样一段插曲:在她初次去电影制片厂试镜时,制片商建议她去修整过长的鼻子,让脸部漂亮些,但她拒绝了。最终她以自己的演技、美貌征服了观众,成为红遍欧美的国际影星。她的鼻子更成了她极具魅力的美丽面孔的重要特征,一时间竟成了一种美容时尚。一张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面孔,无可挑剔的五官,最关键的是脸部器官的组合能够和谐、均衡才是产生美的唯一原则!索非亚·罗兰的美就在于她成功地维护了自己脸部的和谐与均衡,所以即使局部少有瑕疵也无碍面部的整体美丽。
那么,和谐、均衡的尺度是什么呢?人们常说的“三庭”、“五眼”及绘画中普遍采用的“黄金分割”就是一种。现代正颌外科美容整形技术的发展,使专家们对不同种族、性别的面孔作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发现的“秘诀”如下:
一、容貌美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不同的人,因其种族属性、性别差异、文化背景及所处的地位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容貌审美观。富于情感的人类,容貌审美观,必然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便道出了这种情感因素的作用。
不同种族、不同个体之间确实存在容貌审美的差异,那么人类究竟有没有共同的审美标准?
英国社会学家Iliffe曾在伦敦一家大报纸上刊登了12张经过精心挑选过的女性照片,面型不同但拍摄条件一致,要求读者根据容貌美的次序予以排列。4300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种族的读者给予了几乎一致的回答。考虑到美国与英国文化背景的差异,12张照片又在美国报刊发表,10万名美国读者对前3名的选择与英国读者完全一致。还有许多类似的研究都反映出公众对于容貌审美具有基本一致性。中国历史上得到公认的“四大美人”的出现也反映了大众的基本一致的审美观。这都说明了容貌审美观具有客观性。这就要求正颌美容外科医生要研究公众的容貌审美观,使整形手术重塑的面型既要符合大众的容貌审美观,又要体现个体审美要求。
二、面部比例与和谐
关于容貌美、人体美的比例关系研究由来以久。中国古代画论《写真古诀》中就记载有颜面结构的“三庭五眼”比例关系。即从发际到颏下可以分为大致相等的三等份(发际到眉间、眉间到鼻下、鼻下到颏下)。而面宽等于眼裂宽度的五倍。
Seqhers 和Ricketts 都认为美的容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比例关系符合神奇的“黄金分割”率,即1 :1.618 或0.618 :1 。日本学者Nakajima 则认为受日本文化熏陶而形成的审美观,反映在建筑美学和容貌美学上都体现了 2规律。即1:1.414的比例关系及其幕数列。
国内王兴、张震康等中国学者关于中国青年美貌人群容貌美学颅面结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青年美貌人群的颅面结构具有协调一致十分稳定的比例关系,一些反映面部结构间重要关系的角度及位置线距测量值也较一般人群更为稳定与集中,反映了美学理论中的“和谐”与“典型”的规律。
三、鼻唇颏关系的协调是容貌美的重要标志
面上部、面中部具有相对稳定一致的结构特征,而面下1/3是颜面结构中最富于变化,最具个性特征的部位,面下1/3最主要的容貌美学特征就是鼻、唇、颏三个重要结构间相互关系的协调。为此学者们设计了许多方法以评价鼻、唇、颏的关系。著名的“审美平面”---连接鼻尖点与颏前点的直线平面就是用于观察、评价这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指标。①双唇均位于审美平面之后,上唇与下唇比位置相对靠后,男女上唇突点距审美平面分别为2mm 和 2.6mm,而下唇突点距审美平面大约为1 mm。 ②男女颏唇沟距审美平面分别为6 mm 和5 mm,女性颏部较男性略尖, ③近似直角的鼻唇角及上唇高与下唇高比约为1:2,④当鼻突度较大时,唇颏突度也应相应较大,反之应相应较小。
四、颧部的协调
美貌人群颧部的协调、形态位置也是反映其美学特征的重要结构。颧突点均位于外眦后下方(后方:男女分别为9mm 和7 mm;下方:男女分别为27mm和26mm)。男女两侧突度基本一致,分别为:6.4mm与7.8mm。颧部形态男女均为一斜向后上方的椭圆形。
五、个体化艺术创造
对于容貌美的创造不可能提供一个绝对的美的标准和模特,正颌美容外科手术也必定是在一定规律基础上的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决非是按照同一模式众人一面的翻版,因此最理想的做法是让美容者在手术前看到自己手术后的容貌效果图象,并亲自参与修改面容的手术设计、修改,直到患者和医生具有一致的美学观点而共同满意为止。正颌外科计算机诊断模拟手术及面像预测系统、模型外科可以满足上述要求。
时下的正颌外科美容整形医生们正运用这些“秘诀”、“规律”巧夺天工,再造美丽!专家门的研究结论也许有点过于烦琐,但其精髓却十分简单实用,即“和谐就是美”。那些为着变换不定的美的时尚,不停追逐忙的心烦意乱的的人们,或许会从中得到启发:当你去刻意去迎合时,也许丢掉了最简单的美的法则!如果你想通过美容化装或正颌外科手术整容让自己的面容更漂亮,以上“秘诀”也许能帮你如愿。


上颌后缩畸形手术前 上颌后缩畸形手术后



上颌后缩畸形手术前 上颌后缩畸形手术后

小下颌畸形手术前 小下颌畸形手术后


小下颌畸形手术前 小下颌畸形手术后
正颌外科美容整形问答
1.什么是正颌外科美容整形?
正颌外科是应用外科手术和牙正畸手段矫治骨性牙齿和面部畸形及满足正常人美容整形需要的外科整形技术。是对面部骨骼整体或局部进行重新组合、塑形、修整并同时将牙齿咬合关系排列整齐的手术。
2.哪些人需要做正颌外科手术?
要求正颌外科美容整形手术者主要有两种情况:⑴有面部畸形需进行正颌外科美容整形手术者,如:下颌前突、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下颌偏斜畸形、颏后缩、下颌角肥大畸形、上颌前突、上颌后缩、长面畸形、短面畸形、唇腭裂术后继发颌骨畸形、半侧颌骨肥大畸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颌面部创伤畸形等。⑵正常面形,但有进一步面部美容整形要求者;3.正颌外科与一般美容整形手术的区别?
一般美容整形手术主要是针对皮肤、肌肉等局部软组织缺陷或正常人的美容要求进行的软组织形态修整手术,而正颌外科则是对面部骨骼形态及牙齿排列形态进行矫正并同时完成软组织形态整形的手术,需要正颌外科专业医生和口腔正畸科医生共同设计协作完成。在进行正颌外科手术前、后尚需配合牙正畸治疗,以排齐牙列。
4.如何知道正颌外科美容整形效果?
进行正颌外科美容整形手术前,都需做精确的面部数据测量及面弓转移颌关系、石膏模型制作。根据您的面部整体形态条件,医生与您共同商讨手术设计,计算机模拟手术方案、模拟手术后面形效果和石膏模型手术设计显示,可使您预先知道整形后的面部形态。
5.这种手术是否很痛苦?
这种手术都是在全麻或局麻下进行的,手术中不会感到明显的疼痛或不适。根据不同手术类型,术后需3-7天的恢复期,恢复期可使用消炎、止痛药减轻不适。
6.为什么说正颌外科美容整形术是美容和功能恢复的完美统一?
正颌外科美容整形术与一般美容手术相结合可以矫正大部分类型的面部畸形或满足多数正常美容整形的要求,不但重建了美丽面容同时也可恢复正常的咬颌功能,达到了美容整形和恢复完美牙齿咬合关系的双重目的。
7.您有兴趣知道自己适合作正颌外科美容手术吗?哪里能做这种手术?
若您对自己面部的整体或局部形态不满意,有关问题请您务必咨询专业正颌外科和口腔正畸科医生。由于正颌外科美容整形手术设计复杂、技术要求高、专业医生缺乏,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开展此种手术。
专家信息
孙健
男,48岁,1966.6.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口腔颌面外科博士。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副主任、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2002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07年晋升主任医师。
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4年,主要研究方向:颌面部各种先天和后天畸形的整形治疗、颌骨牵引成骨骨缺损修复重建、颌骨组织工程。能够独立开展口腔颌面外科具有较大难度疾病的诊治工作。在山东省内最早规范化地开展了正颌外科整形手术及颌骨牵引成骨手术及唇腭裂序列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三焦点牵引成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2005年《健康报》、《中国医院报》及本地媒体曾做新闻报道。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Medline收录5篇。目前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近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项: “三焦点牵引成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正颌外科技术”。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项。
荣 誉: 2005年荣获青岛市青年科技奖
社会兼职: 中国唇腭裂诊治联盟常务理事
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与合学专委会委员
中华口腔医学会正颌外科学组委员
山东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
山东省医师协会颌面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青岛市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
青岛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代表性成果:2009年荣获青岛市第九届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一项(第一位)
2006年荣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奖1等奖(第一位)
2005年山东省科技进步3等奖(第一位)
2006年山东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一位)
2005年青岛市科技进步2等奖(第一位)
2004年青岛大学科研成果1等奖(第一位)。
来电垂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82911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