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青大附院隆重举行2025年教师节庆祝大会暨第二十一届科教大会。

青岛大学校长魏志强,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党委书记、青大附院党委书记蒋光峰,青大附院院长、青大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青大医疗集团总院长李环廷等领导出席大会。医院科研和教学工作先进代表、职能部门负责人、党总支书记、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以及临床一线的科教工作者代表等参加大会。市南、崂山、西海岸、市北、平度五院区同步视频直播。大会由青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邢晓明主持。

魏志强校长讲话。他指出,近年来附属医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针对附属医院科教工作,他强调,要明确责任担当,坚持对标一流,发挥大学附属医院的独特优势,加强医工交叉融合;要进一步锚定目标任务,学习标杆、借鉴成功经验,继续瞄准国家高层次科研项目,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努力实现科研创新和标志性成果新突破;要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培养力度。学校将充分发挥综合大学学科优势,在科研平台建设、项目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附属医院大力支持,希望附属医院以此次科教大会为契机,围绕共同创建一流大学、一流医学院和一流附属医院的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培养医学人才、增进人民健康福祉贡献智慧和力量。

蒋光峰书记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动员讲话。他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衡量医院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要在认真梳理、剖析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和国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一是科主任为国基金项目申报第一责任人,要找准关键点和突破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措施;二是科研管理部门要把国基金项目申报组织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拓宽和调整申报结构,提升管理效能,有力保障国基金申报工作;三是申报人要高度重视,把国基金项目申报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提升申请书质量。同时,医院将进一步做好制度设计与激励机制,遴选出优势战略学科予以重点支持,持续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李环廷院长作《聚焦科教创新突破 强化学科内涵建设 全力激活青大附院科教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医院科教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总结了一年来医院的科教工作,部署了2026年度科教重点工作。下一步,医院将以国家级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学科能动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实现高层次科研成果新跨越;构建学科交叉融合新机制,加快布局并强力推进人工智能等医工交叉融合,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大力推进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统筹实施“医学教育强师计划”,全面推进数字化智慧化教学转型,优化研究生导师队伍结构,加强复合型医学人才培育,构建卓越医学教育新体系,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邢晓明副书记主持大会

青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青大附院平度院区党委书记姜彦宣读医院2024-2025年度科教工作奖励名单,对在科教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孙鹏作为科教工作优秀代表发言。

放射科主任郝大鹏作国自然基金申报工作表态发言。
颁奖仪式

魏志强校长为荣获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先进个人颁奖

蒋光峰书记为荣获中华护理学会科技奖三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先进个人颁奖

李环廷院长为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青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王有全为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附院党委副书记姜卫东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附院副院长唐笠岷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附院副院长张斌为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附院副院长徐岩为荣获优秀教研室/课程组的先进集体颁奖

青大附院纪委书记黄燕为荣获优秀住培专业基地的先进集体颁奖

青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孔心涓为荣获优秀研究生导师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青大附院平度院区党委书记姜彦为荣获优秀研究生学科的先进集体颁奖

青大附院副院长陶昊为荣获优秀教学秘书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第一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刘斌为荣获优秀住院医师指导老师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附院副院长魏丽丽为荣获优秀规培住院医师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附院副院长蔡金贞为荣获研究生创新奖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附院总会计师于蔚为在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先进个人颁奖

青大医疗集团副院长王琛,青大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大附院平度院区院长孟冬梅为在教学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先进个人颁奖
创新驱动谋发展,科教兴院谱新篇。青大附院将以此次科教大会为契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协同推进科教、人才与创新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勇于开拓创新,践行育人使命,培育青年力量,为医院科教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向着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的学院型、研究型、创新型智慧医院的目标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