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至在静息状态下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不能维持正常的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低于60mmHg,慢性呼衰二氧化碳分压一般高于50mmHg),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呼吸困难、紫绀、精神神经症状、周围循环衰竭、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健康指导:
1.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取坐位或半坐位,慢性呼吸衰竭尚能代偿时,可适当下床活动。
2.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3.观察患者呼吸节律和频率的改变。
4.持续低流量吸氧(1~2升/分),氧气浓度以25%~30%为宜,给氧过程中观察效果,如呼吸困难缓解,心率下降,紫绀减轻表示给氧有效。如呼吸过缓或意识障碍加重,提示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5. 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通气量,控制感染。
6. 一般治疗无效的病人,需做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辅助呼吸。
7. 出现心衰、脑水肿患者应用利尿剂和脱水剂,记录出入量。
8. 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严格掌握静脉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发生肺水肿。
9. 病情危重长期卧床患者,作好皮肤护理和生活护理。
10. 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11.作好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和控制原发病,及时处理呼吸道感染,减少急性发作;建议家庭氧疗,提高生命质量;保证热量摄入;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进行适当锻炼,避免劳累,生活要有规律,戒烟、戒酒。
2、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预防感冒。
3、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低盐低脂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
4、家庭备制氧机或氧气筒,告知氧疗的重要性。
5、在家里如有不适,请及时联系医院或门诊复诊,勿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