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2016-03-30 15:45 / 健康教育 / 人浏览 最后修改于 星期三, 30 三月 2016 15:4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发生塌陷、阻塞引起的睡眠时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症状。OSAH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肥胖男性发病率最高。OSAHS作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咽喉部疾病的源头性疾病,已日益受到重视。
【病因】 OSAHS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表明本病成因主要为下述三方面因素。
1.上气道(upper airway)解剖结构异常导致气道不同程度的狭窄。
(1)鼻腔及鼻咽部狭窄(2)口咽腔狭窄:(3)喉咽及喉腔狭窄:(4)由于上、下颌骨发育障碍、畸形等导致的上气道骨性结构狭窄也是OSAHS的常见及重要病因。
2.上气道扩张肌肌张力异常
主要表现为颏舌肌、咽壁肌肉及软腭肌肉张力异常。咽部肌肉张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3.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异常.4.某些全身因素及疾病也可通过影响上述三种因素而诱发本病,如肥胖、妊娠期、更年期、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另外,遗传因素可使OSAHS的发生几率增加2~4倍,饮酒、安眠药物等因素可加重病情。
【病理生理】由于反复出现的打鼾、呼吸暂停,患者可出现下述病理生理改变:
1.夜间反复觉醒可导致深睡眠期明显减少、睡眠结构紊乱、睡眠下降,从而导致患者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下降,并可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下降,影响儿童发育。2.可导致高血压形成,心律失常,诱发冠心病、脑血栓等。还可导致夜尿增加。3.导致反流性食管炎。4.瘦素的分泌减少导致脂肪代谢障碍,加重患者向心性肥胖和咽部脂肪组织增加,使咽部塌陷性进一步增加。
【临床表现】
(1)睡眠中打鼾,随年龄和体重的增加可逐渐加重,呈间歇性,有反复的呼吸停止现象,严重者夜间有时或经常憋醒。(2)白天嗜睡,轻者表现为轻度困倦、乏力,对工作生活无明显影响;重者在讲话过程中、驾驶时出现入睡现象;患者入睡快,睡眠时间延长,睡眠后不能解乏。(3)患者可有晨起后头痛、血压升高。(4)晨起后咽部明显干燥、异物感。(5)可有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6)部分重症患者出现夜尿次数明显增多,性格急躁。
【诊断】   多导睡眠图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 
【治疗】 1.一般治疗及保健措施,    减肥、戒酒、建立侧卧位睡眠习惯。2.内科治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并有效的方法之一。原理是通过一定压力的机械通气,保证睡眠时呼吸道通畅。3.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是治疗OSAHS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