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肝移植已成为各种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随着手术成功水平的提高,长期存活患者逐渐增多,其术后的生存质量,包括自我监测及个人生活方式等方面,也成为肝移植医生更为关注的领域,在此,本人就肝移植术后的若干问题作一简述。
一、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自我监测: a) 发热:肝移植术后,患者由于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同时也使得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更易获得细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的感染,而发热往往成为其最先出现的症状。根据发热程度及有无伴随症状,医师可能会建议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扑热息痛对症处理,抑或行血常规、胸部平片等化验或检查。但并不建议服用布洛芬及其类似物,因为后者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以及胃溃疡等消化道副作用。若体温超过38.4度,建议立即与主管医师联系。
b) 急性排斥反应:出院后,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检测频率明显低于住院期间,因此,除了定期监测肝功能以外,自我进行监测亦非常重要。早期症状有发热、感冒样症状(寒战、头痛以及头晕等)以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厌食以及腹痛等),而后期症状则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发白、乏力加重及腹胀等。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复查肝功能除外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能,必要时住院接受肝脏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c) 女性患者自我监测:建议年龄大于18岁的女性肝移植术后患者每年接受一次妇科检查,内容应包括盆骨检查以发现子宫的异常,乳房检查以发现乳房组织的变化以及巴氏涂片以检测子宫颈的异常。年龄在18-39岁之间的女性患者应每3年接受一次专科的乳房检查,必要时应每月自我检测一次。而年龄大于40岁的女性患者应每年接受一次乳房X线检查,并每月自我检测一次。若乳腺癌或其他肿瘤家族病史阳性的患者则应在40岁之前接受常规的乳房X线检测。
d) 前列腺癌及结直肠癌监测:前列腺癌是男性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其风险因素有:年龄,家族史,种族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被用来前列腺癌的筛查指标,另一种筛查手段为肛门直肠指诊。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肝移植术后患者应每年筛查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肛门直肠指诊,若家族史阳性患者则应更早接受筛查。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肝移植术后患者均应进行结直肠癌筛查,该类肿瘤为人类最常见肿瘤的第三位,男性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肺癌,而女性中则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结直肠肿瘤若早期诊治,其预后较好。但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自我筛查更为重要,若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告知主管医师,如:大便量的改变,大便颜色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发硬或稀便)及便血等。
e) 骨质疏松及骨密度监测:骨质疏松不仅可发生于女性之中,亦可在男性患者中发生。尽管任何骨骼都可受骨质疏松影响,但髋部、脊椎骨及腕骨往往最易出现骨折,若不进行预防或治疗滞后的话,骨质疏松可逐渐进展,直至骨折发生。其风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家族史、种族、骨结构及体重、绝经期、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低钙饮食、缺乏运动等)、药物(如激素等)及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等)。 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的风险更高,尤其是术后6至12月之内(期间免疫抑制剂水平较高)。糖皮质激素、环孢霉素及他克莫司均与骨质疏松有关。作为肝移植术后患者,以下事项可有助于降低骨质疏松风险:
1、注意平衡饮食,应富含钙质及维生素D;
2、适当运动;
3、健康的生活方式,忌烟酒;
4、进行骨密度检查了解骨骼密度、骨质量
;5、必要时,服用药物。

二、 肝移植术后的生活方式:
1) 运动:适当的运动锻炼可使得锻炼者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有助于控制压力,并保持理想的体重,还可以避免骨质疏松等骨病的发生。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举重、打高尔夫球或乒乓球、瑜伽,甚至做家务活都可以成为肝移植术后患者很好的锻炼方式。术后头六个月内,肝移植术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提重物或其他强烈的运动。术后早期最好的锻炼方式是步行,而类似足球、摔跤、滑雪或摩托车等剧烈运动则应在术后1年开始,甚至不建议进行。当运动时出现如发热、胸痛、气短等不适时,患者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与主管医师联系。
2) 返回学校或工作岗位:根据术前病情程度、术后恢复时间,并发症以及工作性质等情况,肝移植术后患者返回学校或工作岗位并无规定的具体时限。大部分患者都可在术后3个月内返回学校或工作岗位。如果可能,可以先适应性返回岗位,如仅部分时间工作或上学,而后根据适应程度及体力的改善,逐渐延长上学或工作时间。
3) 驾驶:根据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服药情况,大部分肝移植术后患者都可在术后4至6周重新获得驾驶的能力,但仍建议先在空旷场地适应性驾驶或在有经验的驾驶人员的陪同下完成首次驾驶。驾驶时,应系紧安全带,必要时可在腰部下垫一毛巾或小枕头以缓冲安全带给腹部的压力。
4) 性生活:性生活是成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肝移植术后,患者往往因为健康原因而导致性欲下降或性功能障碍。而在肝移植术后,患者往往可重新拥有性生活欲望以及性功能的改善。肝移植术后重新开始性生活的时限应根据患者自身感觉而定,建议在术后6周至8周开始。采取安全的性生活方式而避免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对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而肝移植术后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其获得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也更高,因此,其安全的性生活方式应包括:1、单一的性伴侣;2、性生活前后均需清洗私处;3、使用具有杀精作用的乳胶避孕套;4、患有生殖器疾患时,应避免性生活;5、避免肛交。此外,对于肝移植术后的乙肝患者,其性伴侣应检测病毒以及接种相关疫苗以获得免疫能力。而丙肝患者的性伴侣亦需行相关检测。
5) 食品安全:由于服用免疫抑制剂,肝移植术后患者更易因进食不洁食品而得病。以下注意事项可降低其风险:1、遵从食品外包装的安全说明进行食用;2、避免进食生的、未煮熟的食品,如寿司、牡蛎、家禽或蛋类等;3、食物尽量应彻底煮熟并趁热食用;4、应经常检查肉类、鱼类及奶制品等生产日期及保鲜时限;5、食用已消过毒的牛奶、奶酪及果汁;6、恰当的保存食品,如:需冷藏的食品应尽快放入冰箱;7、准备食物前后,均应彻底用肥皂和温水洗净双手,尤其是接触过生肉、鱼类或禽类;8、清洗所有接触过生肉、鱼类或禽类的物品;9、生的水果或蔬菜均应洗净后进食;10、避免在路边摊进食或食用自助餐。
6) 宠物:研究表明,饲养宠物可缓解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压力,同时,对其心理及生理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尤其对于老龄患者更为重要。但仍需注意一些事项以避免得病。如:
1、在与宠物接触后,应彻底洗手,尤其是吃饭、喝水或进食之前;
2、确保宠物是健康的,应进行定期检查并接受相关检疫;若宠物生病,务必尽快请兽医进行诊治;
3、定期喂养宠物或替宠物洗澡,如宠物是猫,应定期进行爪子的修剪;
4、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宠物的体液(尿液、粪便或呕吐物等),应请他人帮忙处理宠物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如若不然,应佩戴手套并用消毒剂清理,之后彻底洗手;
5、避免宠物舔脸部;
6、可能的话,不要去清理宠物的垃圾箱,其垃圾箱应至少每月用消毒剂或开水清洗一次,若本人清洗的话,务必戴口罩及一次性手套;
7、避免清洗鱼缸,若本人清洗的话,务必戴一次性手套;
8、被任何动物咬伤后,均应立即联系相关医师;
9、避免接触被遗弃的或生病的动物;
10、不应饲养以下动物:爬行动物(蜥蜴、蛇和龟类)、小鸡和小鸭、蛙类、仓鼠、豚鼠及鸟类等。


8) 怀孕与生育:肝移植术后,男性和女性患者都能迅速恢复生育能力。研究报道,术后数月至一年内,女性可恢复正常的排卵。而术前存在性功能障碍的男性患者亦可在术后恢复正常的性功能。如果性功能恢复,术后应采取适当的避孕方式,屏障法最为常用,如避孕套或杀精剂等,该避孕方式尚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口服避孕药亦可使用,但其副作用有血栓形成、升高血压、胃肠疾患、冠心病及抑郁等副作用,甚至提高环孢霉素的血药浓度,此外,口服避孕药并不能避免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在怀孕之前,请务必进行相关咨询。女性患者往往被建议在肝移植术后1至2年后怀孕生子,因为,可由此观察移植物功能及免疫抑制状态是否稳定。女性肝移植患者在怀孕之前,应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移植肝功能稳定;
2、免疫抑制剂水平稳定;
3、肾功能正常;
4、血压正常或高血压控制理想;
5、血糖正常或糖尿病得以良好控制;
6、总体健康情况良好。
此外,还应考虑到所服用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9) 疫苗接种:肝移植术后的成人患者一般都在术前完成了常规的疫苗接种,但儿童患者往往因疾病或年龄未接受疫苗接种。对于肝移植术后患者而言,他们不能接受包含活疫苗的疫苗,因为活疫苗可使得免疫受限的肝移植术后患者发病。常见的活疫苗有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MMR(麻疹、腮腺炎及风疹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风疹减毒活疫苗、卡介苗、轮状病毒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水痘疫苗等。若有污损伤口或被动物抓咬伤,患者应接受破伤风疫苗注射。而对于去活性疫苗、类毒素疫苗和次单元疫苗等,肝移植术后患者是可以接种的,如去活性疫苗(如流感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百日咳疫苗、甲肝灭活疫苗等),类毒素疫苗(如破伤风和白喉疫苗)和次单元疫苗(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乙肝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流感病毒而言,若对鸡蛋过敏、既往对流感疫苗过敏和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则不应接受流感病毒疫苗。
10) 吸烟及饮酒:吸烟对每个人的健康都有主动或被动的影响,可导致癌症、心脏疾患及肺部疾患。吸烟可导致肺部感染,而且,烟叶中的尼古丁亦需经肝脏代谢并由此可能影响他克莫司和环孢霉素的血药浓度(吸烟者血药浓度易偏低),因此,肝移植术后患者被强烈建议戒烟。由于酒精需经肝脏代谢、降解,任何类型的酒精饮料都可能给肝脏带来负担。饮酒后,肝移植受者的移植肝需承担药物和酒精的双重代谢的压力而更易受损,因此,肝移植术后患者应谨慎饮酒,尽量减少其对移植肝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