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胃癌死亡人数约占全球1/4
世界健康管理联盟最新统计显示:我国胃病患者高达50万人,其中70%是中老年患者。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统计,北京市的胃癌发病率为18.995/10万人,而且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态势。全球现在患肿瘤的人数大约是1270万人,全球因肿瘤死亡人数是760万,全球胃癌发病人数大约为100万,死亡人数约70万,我们国家胃癌的死亡人数约占全球的1/4。汶川地震夺去我们10多万人的生命,引起全世界的震动,而许多人却不知道胃癌每年悄悄地在夺去我们大约20—30万人的生命。从全球发病的数据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的56%和64%,也就是说,欠发达地区胃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除了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外,也与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有关,如早期的诊断,合理的预防和规范的治疗,包括经济的状况等。
胃癌早期有征兆
有的人说:自己患有胃癌时没有什么症状,但一查出来就已经是晚期。其实胃癌早期不是没有症状,而是因为有很多人不重视。因为我们亚洲的饮食文化造成胃病的发病率是很高的,如常吃辛辣的食物,吃过热的饭,喝很烫的茶水,又如咖啡和酒在其文化里应当是小剂量慢慢品尝的饮品,而不能当成每天大量摄取的饮料。
我们的胃为什么会得病?首先要了解胃的功能是什么,食物进到胃里边,一是“储存”作用,二是“研磨”作用,胃通过分泌胃酸和消化酶酶,让食物与胃酸充分“搅拌”后,将蛋白质分解,然后进入小肠,和胰腺分泌的胰酶、胆汁混合后促使食物进一步消化吸收。胃酸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的胃会被胃酸破坏吗?在正常情况下,胃酸分泌出来后,因胃黏膜表面有一层碱性屏障,可以中和胃酸,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我们的胃不会受到损害。但是我们刚才讲过的任何一种有害因素,如过烫的饮食、过量刺激性的酒精,包括人过度的紧张等,都会削弱胃黏膜屏障作用,这样胃酸就会对胃粘膜造成损伤,轻则造成炎症,重则造成糜烂、溃疡等,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糜烂、溃疡等胃病。同时,胃有一定的自我修复作用,但如果反复的损伤——修复——损伤,再加上其他的因素,如遗传背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使胃部反复受伤细胞会发生癌变,形成胃癌。
注意保养,胃癌可预防
癌症可以预防,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养。正如你车开的时间越长,不注意保养,出毛病的机会就会越多,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的污染,也使得全球每年患肿瘤的总人数在不断增加;由于工作压力过大,有些人过高、过多的奢求也是导致胃癌的原因。人内心浮躁也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长此以往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平衡的紊乱,出现腹泻,厌食,失眠,心血管功能异常等。其实肿瘤是一种慢性病,这就需要增强自我预防意识。预防肿瘤的重要途径是:一是去除有害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疗和预防的效果。
要吃新鲜食物
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可以使胃癌发病率下降,没有不健康的食品,只有不健康的饮食方法,如长期吃油炸的食品、辛辣食品、腐烂发霉的食品、过度烹调的食品等,都是不健康的饮食方法。西方国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胃癌发病率也很高,随着工业革命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我们称之为的“冰箱革命”,它可以帮助食品“保鲜”,当新鲜的食品引入以后,胃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呈明显下降趋势。我们医院在山东临朐有一个胃癌高发的现场研究,几代的科学家在这些地方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通过对这个人群长期的观察,通过人为干预他们的饮食习惯后发现,胃癌的发病率确实可以下降。 为预防胃癌,改变我们的不良的饮食习惯,要吃新鲜的食物,一定要食用避免油炸、过于辛辣、腌制的食品以及隔夜的剩饭剩菜。
生活有规律工作有节制
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包括你的精神生活,你自己的情绪、你自己各方面的控制能力。如果你天天在那打游戏机、打麻将,连续几天不睡觉,肯定是不行的。我们主张生活要有规律、有节奏的休息;工作要有节制,努力工作没有问题,但是要注意劳逸结合,从精神上真正放松自己,以很好的心态面对这个社会上发生的所有的事情,调节自己,关爱别人,其实也是关爱自己。否则,给自己压力很大,很容易得病。
积极运动调节身心健康
人就像一个机器一样,它会调节你,调节人最好的办法就是锻炼身体。无论是走步也好,爬山也好,游泳也好,打球也好,要积极参加。身体好,心情才会好,抗病能力就更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多,人群患任何疾病的机率就越低。
高危人群应定期做胃镜检查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人口的增加,加上社会的进步,经济的改善,人们更加渴望健康。对于高危家族,即父母或上一辈及家人曾患有肿瘤的家庭,更要注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发现。男性患有胃癌高于女性的差异,主要也是因为遗传因素决定的。建议应在40~50岁左右的年龄开始,坚持定期检查身体,一般一年一次,除了常规体检外,最好再做有关防癌的专项检查,如:乳腺癌、胃癌、肠癌等肿瘤标记物的筛查,检查时应当到专科医院或正规的体检中心。
如果家族里多是消化道肿瘤时,要重点定期做内窥镜检查。比如说一年、两年一次,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去做,这样可以发现早期的病变,使得自己心里有数。比如说有一些息肉、腺瘤,可以通过早期局部的治疗就可以解决,避免肿瘤长大后治起来就比较困难和复杂。这里顺便奉劝一下胃病患者,不要忌讳做胃镜检查,因为迄今为止尚无任何检查手段能超过胃镜对胃癌防治的重要性。有些早期胃癌,一旦发现可经内窥镜下摘除,且预后也较佳。也就是说:胃病患者遵医嘱进行及时的胃镜检查是防治胃癌的最好方法。
此外,还应做到节制饮酒,不吸烟,以避免尼古丁对胃粘膜的损害。临床中发现:胃癌的发生与过量饮酒、吸烟都有一定的关系。应避免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如阿斯匹林及皮质激素类药物等,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如遇有胃肠不舒服症状加重、消瘦、厌食、黑色粪便等异样情况时应及时到医院看医生,接受检查和治疗,则有助于胃癌的防治。
周岩冰教授简介:

一直致力于普外科专业临床与基础研究,以胃肠外科为重点,能够熟练开展各种胃肠肿瘤手术(包括腹腔镜)及综合治疗,每年独立完成600余例,其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00余例,率先在我院肿瘤综合治疗方面提出MDT(多学科团队)理念,其中胃癌5年生存率达58%,居国内领先水平。带领团队,多学科合作,使胃癌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规模和疗效稳居省内首位、国内领先,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将我院胃癌综合治疗成果以论著形式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Annals of Surgery。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普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营养支持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同时还担任《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手术学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及《肠外与肠内营养》编委。近年来,在Annals of Surgery,《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等刊物发表论著百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先后主持课题十余项,目前在研国家、省自然基金各1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两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等奖项。
坐诊时间:每周四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