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二月05日

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擅长甲亢、甲减、妊娠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诊治,致力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治和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的内科综合治疗。

2011年赴美国HCA医疗集团糖尿病治疗中心、糖尿病足治疗中心、糖尿病慢性伤口治疗中心和美国范德堡大学医院糖尿病中心短期学习。2014年在华西医院全国糖尿病足组长单位及足病培训中心学习,目前已开展糖尿病足VSD创面处理及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良好。

现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感染与损伤防治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神经病变学组全国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糖尿病足及慢性创面修复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糖尿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会青年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骨质疏松学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糖尿病学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精准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发表核心期刊论著10余篇,SCI 收录8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市级课题4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2016年十二月05日

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第四届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糖尿病预防学会委员,青岛市糖尿病防治研究会理事。农工党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二支部副主任委员、农工党青岛大学基层委员会委员。从事内分泌临床专业工作近30年,先后在北医三院、解放军总院内分泌科进修。2017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医院访问学者。

兼任中华医学会《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精准医学杂志》及《山东医药》特邀审稿专家。国外期刊论文2篇,SCI收录3篇。国家级及省级共发表论文30余篇,2CA收录。著书6部,其中2部为副主编。承担市级课题3项、开发区课题1项。其中2项分别荣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2等奖、3等奖,在研课题2项。

 

2016年十二月05日

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毕业于青岛大学,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曾到国际著名的Johns Hopkins Hospital学习深造。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对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对甲状腺疾病(甲亢、甲减、桥本病、甲状腺结节病变等)、糖尿病及并发症、肥胖症、血脂异常等的诊断和治疗。开展内分泌与代谢病的多学科合作和规范化诊断治疗、糖尿病的精细管理、肥胖病人的体重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对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和精准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病机制等有颇深入的研究。

兼任中华内分泌学会甲状腺学组委员、中华糖尿病学会胰岛素抵抗学组委员、山东省糖尿病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学和糖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会内分泌代谢病分会委员、山东省内分泌与代谢病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获得“青岛市优秀青年临床医学专家”称号。

 

2016年十二月05日

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专业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痛风及高尿酸血症、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甲状腺疾病、身材矮小症、骨质疏松症、肾上腺疾病、垂体疾病等疾病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糖尿病、糖耐量低减及肥胖症患者瘦素的研究以及原发性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研究,率先开展了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代谢的研究,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施糖尿病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成功治疗了大量疑难内分泌代谢病及难治性痛风患者。

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先后承担及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山东省自然基金课题及青岛市科技局课题8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奖及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6项。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MEDLINE等收录。主编医学著作6部,参编著作5部。

 

2016年十二月05日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医学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在糖尿病、肥胖及其并发症、骨质疏松症、痛风及甲状腺病、肾上腺疾病及垂体疾病的诊疗,尤其对糖尿病、肥胖及骨质疏松症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

现任中华医学会山东省老年内分泌代谢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骨矿盐代谢与骨质疏松症副主任委员、青岛市骨矿盐代谢与骨质疏松症主任委员,卫生部临床医生科普专家。

近年来于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被SCIEACA收录20余篇,参编著作6部,主编一部,副主编5部。现承担国家基金委课题1项,承担省市课题2项。获山东省科技厅科技进步2等奖1项、获山东省医学创新2等奖2项,山东省卫生厅2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23等奖2项,青岛大学医学优秀成果奖1项。

 

2016年十二月05日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事内分泌代谢病临床、科研和教学30余年,擅长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垂体疾病、性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及骨质疏松症的诊治。尤其是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癌的诊治。

近年来围绕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尤其是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与代谢相关疾病展开了一系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先后承担课题4项,参与国家自然课题1项,完成省市级课题并获奖3项,其中第一位1项,课题鉴定成果2项。先后获得科技创新奖三等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编及参与著作3篇,近年来撰写及发表论文30余篇,均发表于核心期刊,其中SCI收录11篇。

现任山东省医学会第六届内分泌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第五届内分泌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青岛内分泌分会委员。

 

2016年十二月05日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科研和教学30余年,对难治性高血糖、垂体性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及肾上腺疾病、痛风、质疏松症的诊治经验丰富。率先开展垂体病及性腺疾病专病门诊,并与脑外科、妇科、影像学等多学科协作,使垂体性腺疾病及一些疑难病例得以正确评估和正规诊治,临床缓解率及病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开展糖尿病诊治新技术及方法,使早期达标控制率提高,并发症发生延缓。

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多次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在研课题3项。主编著作三部,并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论文,其中SCI收录10篇。现任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内分泌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生长发育与行为医学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内分泌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Diabetes Care中文版编译及编委。

 

2016年十二月05日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30余年,研究方向主要涉及代谢综合征,包括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痛风。曾于1999年开始瘦素、抵抗素、Ghrelin、胰淀素等研究,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专著3部。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项。中华医学会内分泌肝病及代谢学组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及代谢疾病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临床细胞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糖尿病学会委员、青岛市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2016年十二月05日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内分泌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兼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代谢性骨病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成员。担任《医学参考报骨质疏松频道》副主编。近五年发表论文30篇,8篇先后被SCI收录,著作五部,获省科技进步奖三项。

2016年十二月05日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导师,亚太痛风联盟(APGC)联合主席,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高尿酸学组执行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兼痛风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常委兼高尿酸与痛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泰山学者。

199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获内分泌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晋升内分泌专业副主任医师。2003年破格晋升为内分泌专业主任医师。2004年作为借聘专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半年。200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佐治亚州大学医学院学习1年。近年来主要从事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作为课题负责人,在痛风病研究方向先后承担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1(首席), 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首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其中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面上项目5项(主持)。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首位),中华医学三等奖1项(首位),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首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首位),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首位)。近5年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痛风相关SCI收录杂志论著30余篇,其中1篇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

 

c3
c3
c3
c3
dsjy 4ae6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五大院区

市南院区: 市南区江苏路16号
西海岸院区: 黄岛区五台山路1677号
平度院区: 平度市上海路369号
崂山院区: 崂山区海尔路59号
市北院区: 市北区嘉兴路7号

联系方式

邮编: 266000 
咨询电话: 96166
• 医院廉洁从业专项行动及九项准则工作日投诉举报电话(非咨询电话):82911957

wx

欢迎关注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