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在我国,慢性肾炎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大量临床及实验资料支持肾小球肾炎的发病与免疫机制异常有关。此处的免疫机制不是指人体内的免疫力下降,而是人体的免疫力发生了异常。细菌、病毒等感染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后者易发生肾小球内的沉积,从而激活补体等,引起肾小球的免疫损伤,此外还会激活众多的细胞因子,如TGF-β,趋化因子等,引起肾小球的硬化和肾功能的损害。
此外,一些非免疫性的机制也参与了慢性肾炎的进展。如肾小球的滤过压过高,大量蛋白尿,肾缺血等均可加速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1、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为主,其中男性居多。多起病缓慢、隐匿。临床表现多样,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及水肿为基本特征,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
2、早起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疲倦、腰部酸痛不适,食欲减退,许多患者还会出现水肿,此类水肿可表现为眼睑水肿,也可表现为下肢的轻度水肿,为可凹陷性,一般不会出现重度的水肿,一些患者也可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而是体检查尿时才发现尿检异常。
3、早期血压可正常或轻度升高,实验室检查可见尿检异常,通常表现为非肾病综合征范围内的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3.5g)、血尿及管型。
4、肾功能早期可维持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不全最终进入尿毒症期,患者可表现为贫血、高血压,食欲减退,尿量减少,严重时可出现胸闷憋气等心衰的表现,甚至因尿毒症脑病出现昏迷。三、慢性肾炎的诊断标准
凡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1年以上,无论有无肾功能的损害均应考虑此病,在排除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后,可以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活检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并明确病理类型,对于考虑预后及治疗至关重要。
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应和以下疾病鉴别:
1、各种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等,通过特殊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应该不难鉴别。
2、糖尿病肾病:此类患者大多10年以上的糖尿病史,尿检异常以蛋白尿为主,并可出现糖尿病眼底吧病变及周围神经的病变,肾活检肾小球内通常无大量免疫复合物的沉积。
3、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肾小球肾炎伴血压升高,需要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鉴别。后者先有较长的高血压病史,然后出现肾损害,尿改变轻微(一般为微量至轻度蛋白尿,可有镜下血尿及管型)并伴有高血压的其他靶器官损伤。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1、休息 因劳累可加重高血压、水肿和尿检异常,因此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非常重要。
2、饮食
(1)蛋白质:慢性肾炎患者应根据肾功能减退的程度决定蛋白摄入量。轻度肾功能减退者以优质蛋白(肉、奶、蛋)为主,适当附以α酮酸或必须氨基酸,蛋白摄入量为0.6-0.8g/kg.d,如肾功能正常,则可放宽摄入量,一般为1.0g/kg.d。
(2)盐的摄入:有高血压和水肿的慢性肾炎患者建议盐的摄入为<3.0g/d,少食用咸菜和盐腌食品。
(3)脂肪摄入:高脂血症是促进肾脏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应限制脂肪摄入。
3、药物治疗
(1)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压史促进肾脏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当尿蛋白>1.0g时,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0g时,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降压药物一般选用ACEI、ARB类降压药,既有降压作用,又有肾脏保护作用,此外钙离子阻滞剂也可以延缓肾功能的恶化。
(2)减少尿蛋白:ACEI及ARB类降压药除了降压作用之外,还可以减少蛋白尿,且其降尿蛋白的作用不依赖其降压作用。
(3)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否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需看病情而定。如有大量蛋白尿且不伴有肾功能的损伤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肾活检如为重度系膜增生,膜性肾病或以活动性病变为主(可见细胞增生和炎细胞浸润),在无明显禁忌症的情况下,同时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效果优于单用激素。如肾穿刺结果以慢性病变为主(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等),且出现肾功能的损伤时,则不适合给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4)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这类药物有一定的稳定肾功能和减轻肾脏病理损伤的作用,目前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双嘧达莫50mg tid,如患者处于高凝状态,也可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5)慢性肾炎患者还要注意避免感染,感染可导致肾功能迅速进展,一旦出现感染,应积极治疗,且要禁用肾毒性的药物。此外慢性肾炎患者的肾脏对于缺血低灌注更加敏感,如出现严重的腹泻时,要及时补液,避免因容量不足导致肾功能的急性进展。
青大附院肾内科诊疗信息
肾内科始建于1979年,是全省第一个拥有独立病房、建制完整的肾脏病三级学科。医护人员精诚团结,分工合作,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发挥很好的团队精神;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以优质的服务,热情的态度,高水平的医疗技术,打造行业品牌。在全省甚至全国肾病专业有重要影响。科室被医院评为“十佳科室”。此外,本学科现为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肾内科目前在本部和黄岛院区设有门诊、病房和血液净化中心,东区设有门诊,现有医师23人,包括教授7人,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8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13人;对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各个研究方向的专家在国内外也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住院床位68张,年门诊量40000余人次 ,年住院病人780余人次。研究方向分为:糖尿病肾病、急性肾损伤、基因与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相关研究、免疫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研究、干细胞相关研究、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CRRT)等。
我科建立了省内领先的血液净化中心,开展了血液透析、高效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免疫吸附、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等技术。相互补充的个体化治疗模式,大大提高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水平和生活质量。腹膜透析起始于1979年是全国少数开展腹膜透析的单位之一,。肾内科建设了一整套腹膜透析病人的管理制度,为每一位病人建立了完整的透析档案。定期上门巡访腹透病人,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及生活咨询,使大多数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也使腹膜透析技术成为青医肾内科的品牌优势之一。
我科所有医护人员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原则,在努力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诊断不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重视医疗质量,用百分百的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旨在尽全力助健康之完美。
本部肾内科:青岛市江苏路16号
门诊地址:青大附院门诊楼4楼肾内科就诊区7号、10号诊室
病房地址:青大附院第一住院部三楼 电话:82911301
黄岛肾内科:青岛市黄岛区五台山路1677号
门诊地址:黄岛院区门诊楼2楼
病房地址:黄岛院区病房楼B栋10楼 电话:82919619
专家介绍
肾内科目前在本部和黄岛院区设有门诊、病房和血液净化中心,东区设有门诊,现有医师23人,包括教授7人,副教授4人,主治医师8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13人;对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各个研究方向的专家在国内外也享有较高的声誉。目前住院床位68张,年门诊量40000余人次 ,年住院病人780余人次。研究方向分为:糖尿病肾病、急性肾损伤、基因与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相关研究、免疫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研究、干细胞相关研究、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CRRT)等。
我科建立了省内领先的血液净化中心,开展了血液透析、高效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免疫吸附、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等技术。相互补充的个体化治疗模式,大大提高了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水平和生活质量。腹膜透析起始于1979年是全国少数开展腹膜透析的单位之一,。肾内科建设了一整套腹膜透析病人的管理制度,为每一位病人建立了完整的透析档案。定期上门巡访腹透病人,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及生活咨询,使大多数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也使腹膜透析技术成为青医肾内科的品牌优势之一。
我科所有医护人员本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原则,在努力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诊断不断开拓创新,精益求精,重视医疗质量,用百分百的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旨在尽全力助健康之完美。
本部肾内科:青岛市江苏路16号
门诊地址:青大附院门诊楼4楼肾内科就诊区7号、10号诊室
病房地址:青大附院第一住院部三楼 电话:82911301
黄岛肾内科:青岛市黄岛区五台山路1677号
门诊地址:黄岛院区门诊楼2楼
病房地址:黄岛院区病房楼B栋10楼 电话:82919619
专家介绍

徐岩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学会诊中心主任。曾荣获院“十佳医生”称号。国际肾脏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华肾脏病学会华东肾脏病协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开发委员会肾内专业组组长,国家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多家杂志编委,山东省医学生物工程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衰一体化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药物中毒,血液净化领域有所专长。率先开展血液净化各种新技术,精通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深部静脉置管等技术,针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立了多个多学科救治团队,成功组织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术、下肢血管介入、继发性甲旁亢一体化治疗等,
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市级在研课题两项。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SCI收录6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内科学等著作10部。先后主持完成省市课题6项,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分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山东省医学会三等奖。参与其他课题12项;申请专利一项。
坐诊时间:周四全天。
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衰一体化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尿路感染,药物中毒,血液净化领域有所专长。率先开展血液净化各种新技术,精通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深部静脉置管等技术,针对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成立了多个多学科救治团队,成功组织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术、下肢血管介入、继发性甲旁亢一体化治疗等,
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基金2项,省、市级在研课题两项。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SCI收录6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内科学等著作10部。先后主持完成省市课题6项,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分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山东省医学会三等奖。参与其他课题12项;申请专利一项。
坐诊时间:周四全天。

刘丽秋
科室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临床医学研究会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省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和山东省医院协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血液净化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临床肾脏病》和《中国实验诊断学》等杂志的编委、全国诊断名师。
从事临床和诊断学教学工作30余年奠定了雄厚的内科学基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丰富的临床和技术经验,对肾脏系统疾病的急、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疑难、危重和尿毒症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领域有专长;对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等有较深的造诣。
申请到国家、省、市科研课题7项。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获青岛市优秀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和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在国家及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有SCI和CA收录4篇。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著作5部。
申请到国家、省、市科研课题7项。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获青岛市优秀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和省科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在国家及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有SCI和CA收录4篇。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著作5部。
坐诊时间:星期二全天

孙建平
医学硕士,本部肾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血液净化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学会委员,山东省保健委员会专家。
1987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均具有较深的造诣。对少见、复杂、疑难危重肾脏病、肾小管间质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非透析治疗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开展并熟练掌握肾内科各项诊疗及操作技术。近年来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合编专著3部,承担、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五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4项。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坐诊。
1987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治,均具有较深的造诣。对少见、复杂、疑难危重肾脏病、肾小管间质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非透析治疗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开展并熟练掌握肾内科各项诊疗及操作技术。近年来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编合编专著3部,承担、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五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4项。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坐诊。

邢广群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大附院黄岛院区肾病科主任,青岛大学医学院专业英语教研室副主任。青岛市优秀青年临床医学专家,青岛市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经济开发区第七批拔尖人才。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审稿专家,美国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审稿专家。
临床思维清晰,经验丰富,在肾脏病危重及疑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长期致力于各种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代谢性肾脏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和研究工作,成绩显著。先后开展起持续缓慢超滤(SCUF)、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小儿血液净化治疗、枸橼酸抗凝等新技术新项目。
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医七年制和东南亚留学生肾脏病专业全英文的教学任务,2011年青岛市青年医师英文授课比赛中获第二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著4篇(总影响因子13.332),参与发表SCI收录论著5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中华系列论文7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其他核心期刊论文近20篇。论文曾获青岛市医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以第一位课题负责人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岛市科技局应用基础研究各一项。以第二位研究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
坐诊时间:周二,周四(黄岛院区)
临床思维清晰,经验丰富,在肾脏病危重及疑难病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长期致力于各种自身免疫性肾脏疾病,代谢性肾脏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治和研究工作,成绩显著。先后开展起持续缓慢超滤(SCUF)、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SLED)、小儿血液净化治疗、枸橼酸抗凝等新技术新项目。
承担青岛大学医学院医七年制和东南亚留学生肾脏病专业全英文的教学任务,2011年青岛市青年医师英文授课比赛中获第二名。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收录论著4篇(总影响因子13.332),参与发表SCI收录论著5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中华系列论文7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其他核心期刊论文近20篇。论文曾获青岛市医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目前以第一位课题负责人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青岛市科技局应用基础研究各一项。以第二位研究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
坐诊时间:周二,周四(黄岛院区)

刘雪梅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肾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25年,擅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多种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代谢性肾脏病如糖尿病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多年来一直担任大学本科和七年制研究生班双语教学任务。2013年被青岛大学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近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被SCI、CA、EM等国际数据库收录9篇;参编著作3部;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5项;申请专利2项。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青岛市血液净化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山东省医院协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委。
坐诊时间:周三全天。
从事肾内科临床工作25年,擅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损害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多种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代谢性肾脏病如糖尿病肾病、肥胖相关性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多年来一直担任大学本科和七年制研究生班双语教学任务。2013年被青岛大学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近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被SCI、CA、EM等国际数据库收录9篇;参编著作3部;承担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5项;申请专利2项。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青岛市血液净化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山东省医院协会肾脏病与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编委。
坐诊时间:周三全天。

王艳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多年来从事肾内科的临床和教研工作,对各种肾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慢性肾脏疾病,如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及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6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1部。
坐诊时间:周四全天
多年来从事肾内科的临床和教研工作,对各种肾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专长于慢性肾脏疾病,如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及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6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1部。
坐诊时间:周四全天

岳少姮
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青岛市肾脏病学会委员。
原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从事肾脏病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2002年底转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1992年至1993年深造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病专业。对各种肾脏病潜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是对急、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糖尿病肾病、急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脏病的急危重及疑难病症的诊治问题。主著《肾功能衰竭与腹膜透析疗法》,在《中华肾脏病杂志》等发表数篇论文,科研项目获奖并在研多项课题。
坐诊时间:周三全天
原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从事肾脏病临床医疗和教学工作,2002年底转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病科。1992年至1993年深造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肾脏病专业。对各种肾脏病潜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是对急、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急、慢性肾衰、糖尿病肾病、急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脏病的急危重及疑难病症的诊治问题。主著《肾功能衰竭与腹膜透析疗法》,在《中华肾脏病杂志》等发表数篇论文,科研项目获奖并在研多项课题。
坐诊时间:周三全天

马瑞霞
1970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党支部书记,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助理,青岛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分会青年委员。曾多次评为优秀医生、教师、党员及先进工作者。
从事临床和诊断学教学工作近20年奠定了雄厚的内科学基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各种原发及继发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疗。能够解决本专业疑难技术问题,具备处理多学科疑难杂症的能力。
发表中华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CA及Medline收录8篇;主编著作2篇,副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3部;独自承担山东省级课题2项(包括1项省自然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课题4项,第二、三位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8项,鉴定科研课题4项分别达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获获山东省及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6项。
坐诊时间:周五全天
从事临床和诊断学教学工作近20年奠定了雄厚的内科学基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各种原发及继发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及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疗。能够解决本专业疑难技术问题,具备处理多学科疑难杂症的能力。
发表中华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CA及Medline收录8篇;主编著作2篇,副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3部;独自承担山东省级课题2项(包括1项省自然基金),青岛市科技局课题4项,第二、三位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8项,鉴定科研课题4项分别达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获获山东省及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6项。
坐诊时间:周五全天

高延霞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于2008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高级研修班进修半年,对原发及继发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专长,擅长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炎的诊断和治疗。近10年来在中华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3部,参与申请专利1项,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
坐诊时间:周五全天
坐诊时间:周五全天

邵乐平
周海燕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和糖尿病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脏病、遗传性肾结石以及低血钾疾患的诊治研究。国内首次诊断遗传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等多种疾病。国内首次诊断和描述遗传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等多种疾病。
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总影响因子20余分。成果为人类基因突变库和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所收录,被国外知名大学引用2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1项,青岛市课题1项,参与国家和省市课题10余项。副主编著作2部。
在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和糖尿病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脏病、遗传性肾结石以及低血钾疾患的诊治研究。国内首次诊断遗传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等多种疾病。国内首次诊断和描述遗传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等多种疾病。
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总影响因子20余分。成果为人类基因突变库和美国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所收录,被国外知名大学引用2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1项,青岛市课题1项,参与国家和省市课题10余项。副主编著作2部。
坐诊时间:周一全天

周海燕
副主任医师,10余年来一直在肾内科临床和科教一线工作,能够独立处理肾内科常见病和疑难危重病例,掌握肾内科各项操作技术,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以及各种急慢性肾衰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入职以来发表科研论文数篇,参与科研课题三项,获得省市级奖3项,获得发明专利1项。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

李春梅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管理有独到见解。
长期从事肾脏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对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管理,长期肾脏替代治疗并发症的防治。近年来,参与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并承担临床教学工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篇,其中以第一位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坐诊时间:周一,周五(黄岛院区)
长期从事肾脏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对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的管理,长期肾脏替代治疗并发症的防治。近年来,参与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并承担临床教学工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篇,其中以第一位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
坐诊时间:周一,周五(黄岛院区)

商进春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肾脏病临床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及非透析治疗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熟练掌握中心静脉置管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等肾内科操作技术。近年来于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著作2部,鉴定科研课题1项达国内领先,发明国家级实用型专利1项。
坐诊时间:周三(黄岛院区)
坐诊时间:周三(黄岛院区)
青大附院专家坐诊时间表
本部门诊专家 | 黄岛门诊专家 | |
星期一 | 孙建平 邵乐平 | 李春梅 |
星期二 | 刘丽秋 周海燕 | 邢广群 |
星期三 | 刘雪梅 岳少姮 | 商进春 |
星期四 | 徐岩 王艳 | 邢广群 |
星期五 | 马瑞霞 高延霞 | 李春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