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实验室简介
2024-01-09 10:27 / 院务公开 / 人浏览 最后修改于 星期三, 10 一月 2024 10:01

青岛市常见病重点实验室-痛风病实验室简介

本实验室是2006年经青岛市科技局批准建设的市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结合区域医疗需求,开展痛风等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和前沿基础研究,推进防诊治关键技术及精准诊疗。实验室围绕核心研究方向,打造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模式动物等研究平台。

近年来,实验室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2项、面上及青年项目20余项。建成国际最大单中心痛风遗传资源库和数据库,首次构建理想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首创病因及表型为导向的痛风规范化诊疗体系,牵头制定《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显著提高我国痛风防诊治水平;首创痛风智能诊疗系统及同质化推广平台,实现痛风规范化诊疗体系及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与快速下沉。系列研究成果在Ann Rheum DisNat Rev RheumatolNat CommunArthritis RheumatolDiabetesKidney Int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文章40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等奖、青岛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

青岛市高血压病重点实验室(心血管内科重点实验室)

高血压病研究于2011年被青岛市科技局认定为青岛市高血压病重点实验室,依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附属医院心内科及青岛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汇聚了青岛市在高血压病研究包括病因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知名专家和学者。青岛市高血压病重点实验室是青岛大学心血管病学硕士、博士培养点,已初步建成高血压病的基础、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系统化研究平台。

实验室充分发挥丰富的临床资源优势,借助高血压达标中心,系统研究远程“互联网+”交互模式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通过体检中心数据,系统掌握青岛沿海地区年轻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青岛市高血压人群血压防控提出科学依据;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与女性的重要血管疾病进程落后于男性1020年的观点相反,女性的高血压进程实际上比男性进展更快,从生命早期即开始。这种早发性二型性可能为以后的心血管疾病打下基础。通过近几年实验室人员的共同努力,实验室已成为青岛地区乃至全国具有竞争力的高血压研究团队。

本实验室核心人员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青岛市科技惠民专项课题1项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AMA CardiolCirculationHypertentionBasic Research Cardi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

青岛市甲状腺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甲状腺病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21月,依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以推动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综合诊疗、提高地区性常见病的诊疗水平为目标,建立了紧密结合临床、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

青岛市甲状腺病重点实验室由17名人员组成,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4名,专职科研人员2名,立足于省级重点学科内分泌科的科研优势,汇集整合了甲状腺外科、核医学科、超声科等多学科的技术力量,开展甲状腺疾病的基础、临床转化研究。派遣青年临床和研究人员出国进修深造,培养研究生30余人。

实验室现已建设分子生物学平台,蛋白生物化学平台,细胞生物学平台,配备有层流细胞培养室、倒置荧光显微镜、生物成像仪、高效液相色谱等多台精密试验仪器,建立了甲状腺肿瘤标本库与数据库。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与分子诊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发病机制、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生机制,以及妊娠性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基础。实验室成立以来承担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多项省、市级课题;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100余篇;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甲状腺结节智能诊疗系统”,推进了甲状腺结节规范化智能化诊疗进程;完成了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甲状腺癌规范化综合诊治》。

青岛市泌尿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泌尿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于 2014 年由青岛市科技局批准成立。实验室依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立足于省级重点学科泌尿外科的科研优势,紧密结合临床,汇集多学科力量扩展和细化各亚专科方向。在泌尿系统肿瘤发生发展机制、新型生物材料开发、远程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功能性食品研发等多个领域进行拓展性研究并取得突破,并积极推动创新性新技术、新项目、新制剂的临床转化,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优势,逐渐构建形成体系完整、辐射范围较广的区域性泌尿系统疾病研究中心。

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级科研项目的资助下,从临床科学问题为出发点,着重开展泌尿系统肿瘤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并将理论研究与临床转化相结合,形成以下重点研究方向:以膀胱癌为研究重点,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模拟肿瘤微环境,开展癌细胞-间质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围绕膀胱肿瘤微环境及代谢调控展开研究,探讨微环境下肿瘤营养及能量代谢改变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结合泌尿系统肿瘤临床治疗开展新材料、新技术研究,推动肿瘤精准治疗发展。

实验室目前有专职科研人员5名,包括博士2人,硕士3人,另有流动性临床科研人员及研究生若干。研究团队组建以来,共主持科研项目1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省部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6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主编著作3部,参编4部;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医学科技二等奖等奖项;培养研究生50余人。

青岛市肾脏病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青岛市肾脏病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批建于2022年,依托单位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急性肾损伤及其慢性化转归、免疫相关性肾病、代谢相关性肾病以及中医药及纳米材料在肾脏病防治中的应用。

实验室主要研究队伍现有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1人,青岛市拔尖人才2人,青岛市优秀青年专家1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海外留学医师10名,引进名誉主任1名,科研副主任1名,菁英博士1名,其中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9人、优秀中青年2人,初级职称12人。已与梅奥医学中心、斯坦福大学、犹他大学、埃默里大学对接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并派出多名医师出国进修。科室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博士研究生1-2名,出站博士后1-2名。

5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在单位三级学科承担国家级项目数量中名列前茅;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其他厅市级科研奖励6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50余篇,影响因子大于10分的两篇,近3年获批发明专利10余项。

青岛市宫颈疾病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妇科疾病生殖保护实验室

青岛市宫颈疾病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妇科疾病生殖保护实验室分别于2012年和2013年由青岛市科技局和山东省卫生厅批准成立。实验室依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立足于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山东省分中心,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青岛市重点学科的学科优势,汇集多学科力量强化各亚专科方向。在妇科几个亚专业方向:妇科肿瘤、女性盆底疾病、宫颈疾病、妇科内分泌、普通妇科、不孕不育、计划生育等多个领域进行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问题为起点的开拓性研究,并积极推动创新性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转化和应用,逐渐形成了学科亚专业特色和优势,成为山东半岛的妇科疑难杂症和妇科肿瘤的诊治会诊和研究中心。

团队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宫颈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宫颈癌纳米靶向治疗等基础研究,和光动力治疗下生殖道病变及相关HPV感染、宫颈疾病精准筛查(HPV分型与宿主基因组整合检测)、年轻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和良性疾病生殖功能保护等临床研究。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1名,多名博士、硕士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称号。

近三年获批新技术新项目5项,每年承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举办4-5次培训班,科研立项32项,横向合作项目2项,参与编写著作7项,参与制定省级及以上诊疗规范10项,申请发明专利14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93篇、≥330余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科室具有参与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能力,目前正开展妇科肿瘤及盆底等方面的相关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