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产前常见问题答疑
2014-10-13 15:51 / 寻医问药 / 人浏览
1、产前如何自我检测胎动?
  胎动是孕妇自我了解胎儿宫内情况的最简单的有效方式,胎动最早开始于怀孕4个月,一日当中,晚间较早晨胎动次数多一些,平均每小时胎动3-5次,从怀孕6个月自觉胎动明显开始到临产前。每日早、中、晚各计数胎动一次,每次一小时,共3小时,将3小时计数相加再乘以4,即为12小时胎动数,若胎动计数大于30次为正常,若少于20次为异常,请您住院期间按时数胎动,如有异常随时告知护士。
2、孕晚期卧床应采用哪种体位?
  以左侧卧位为宜。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改善子宫胎盘的血供,有利于改善胎儿宫内缺氧状况。
3、临产有哪些先兆?
  见红:阴道排出少量血液,其量少于月经量。通常见红24—48小时自然发动宫缩,孕妇要放松情绪,备齐住院用物,做好临产前准备,如有宫缩随时准备住院待产,无宫缩仅见红,可在家待产观察。如阴道流血量大于月经量,应随时来院检查。
  宫缩:孕妇在分娩前,常出现假临产,即不规律的子宫收缩,一天腹痛几次或几小时一次宫缩时,此时应做好住院待产的准备。
4、胎膜早破有哪些症状?
  孕妇突感有较多液体自阴道流出,继而少量间断性排出。当咳嗽、打喷嚏、负重等腹压增加时,羊水即流出。破水后,孕妇应立即平卧,取足高头低位,避免脐带脱垂情况发生。有条件情况下,马上听取胎儿胎心,了解胎儿宫内情况。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应随时住院待产。
5、应如何配合产程?
第一产程的配合
  第一产程是从子宫出现规律性的收缩开始,直到子宫口完全开大到10厘米宽 (宫口开全)为止.初产妇需12-16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此时产妇应做到:
    1、思想放松,精神愉快。紧张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子宫收缩,而且会使食欲减退,引起疲劳、乏力,影响产程进展。做深慢、均匀的腹式呼吸大有好处,即每次宫缩时深吸气,同时逐渐鼓高腹部,呼气时缓缓下降,可以减少痛苦。
    2、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利用宫缩间隙休息、节省体力,切忌烦躁不安消耗精力。如果胎膜未破,可以下床活动,适当的活动能促进宫缩,有利于胎头下降。
    3、采取最佳体位:除非是医生认为有必要,不要采取特定的体位。只要能使你感觉减轻阵痛,就是最佳体位。(胎膜早破除外)
    4、另外要乘机补充营养和水分(除非医生告知禁食),尽量吃些高热量的食物,如粥、牛奶、鸡蛋等,多饮汤水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来承担分娩重任。
    5、勤排小便,膨胀的膀胱有碍胎先露下降和子宫收缩。应在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前提下,每2-4小时主动排尿1次。
第二产程的配合
  宫口开全,当胎儿下降到骨盆底压迫直肠时,产妇便不由自主地随着宫缩向下用力。约经1~2小时胎儿娩出。
  第二产程时间最短。宫口开全后,产妇要注意随着宫缩用力。当宫缩时,两手紧握床旁把手,先吸一口气憋住,接着向下用力。宫缩间隙,要休息,放松,喝点水,准备下次用力。当胎头即将娩出时,产妇要密切配合接生人员,不要再用力下屏,这时要哈气,避免造成会阴严重裂伤。
第三产程的配合
  胎儿生下后,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如超过30分钟胎盘不下,则应听从医生的安排,由医生帮助娩出胎盘。胎盘娩出意味着整个产程全部结束。
  在第三产程,产妇要保持情绪平稳。分娩结束后2小时内,产妇应卧床休息,进食半流质饮食补充消耗的能量。一般产后不会马上排便,如果产妇感觉肛门坠胀,有排大便之感,要及时告诉医生。如有头晕、眼花或胸闷等症状,也要及时告诉医生,以及早发现异常并给予处理。
6、剖宫产要做哪些术前准备?
  当您已经决定行剖宫产术时,需要做以下准备:
1、孕妇准备
①为了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分娩及手术后限制探视人员1人。
②术前去除饰物、假牙、隐形眼镜等,其目的是防止异物落入气管或丢失。
③禁食及禁水,术前6小时禁饮食,其目的是使胃内排空,防止麻醉中发生呕吐。
④备皮,对手术部位进行清理(刮除体毛等),防止切口感染。
⑤合血,为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或意外情况,医护人员在术前为您准备与其血型匹配的血液,以备术中、术后输血。
⑥将手腕带帯于您的右手腕上。
2、物品的准备
孕妇需准备:
消毒卫生纸、孕妇住院服、拖鞋、便盆
新生儿需准备:
医院发放:新生儿包被、浴巾、衣服、尿布、尿裤等
3、心理准备
①可适当看书、欣赏音乐、谈心及室外散步,保证休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心理准备。
②术前可淋浴。
7、陪伴分娩有哪些好处?
  陪伴分娩是一种回归自然的分娩方式,指丈夫或家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陪伴产妇一起生产,并鼓励和安慰产妇,使产妇的心情更加放松,增加对分娩的信心和勇气。这种对产妇进行持续的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减轻焦虑、恐惧心理,减少疼痛和产后出血量,增加安全感,可增进夫妻感情,提高自然分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