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五月正是吃樱桃的好时候。5月26日,北宅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青岛移植受者联谊会(青谊之家)的成员,是一群人老心不老的伙伴,一群经历凤凰涅磐的战友,一群接受过肝脏移植或肾脏移植手术的病友。尽管这群移友们术后时间长短不一,有的术后时间已达十余年,有的不到半年前才接受手术,但大家都同样拥有极大地热情和活力,丝毫看不出是接受过器官移植手术的病人。
上午7时,30余名青谊之家的成员们来到中山公园南门。一见面,他们便热情地跟老朋友寒暄,结识着新来的朋友。大巴车上,大家在导游《外婆的澎湖湾》的歌声中谈笑风生,欣赏着沿途海景,到达此次采摘的目的地——风景秀丽的北宅。由于已接近樱桃下市的时节,山脚下的樱桃园已被采摘一空。因此,此次采摘选择的樱桃园位于较为偏僻的山坳内,需步行约10分钟的山路,这对于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病友们而言,也算得上是一次不小的挑战。然而他们并未将此当作挑战,在谈笑间陆续抵达了樱桃园。这让年轻的导游对他们刮目相看,不停地说:“真了不起,完全看不出他们是病人!”
到达樱桃园后,大家开始了“舌尖上的旅行”,开始动手摘樱桃。体力好的、年轻的朋友适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体力弱的、年纪大的朋友摘下樱桃,然后一起分享果实。采摘间隙,不少的移植朋友不约而同的聊起了共同的话题:移植术后的生活体验及问题,包括移植术后的饮食、运动、保健等等。他们咨询的对象主要有两人:一位是青岛移植受者联谊会席会长,其肝移植术后时间已达13年,对肝移植术后的生活具有极其丰富自我管理经验。另一位则是作为青谊之家秘书长的我。大家纷纷向我请教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管理及康复指导建议,我耐心地为他们一一解答。在1个多小时的采摘过程中,大家在品尝樱桃的同时,在交流中纾解心结,为心中的疑惑找到答案,增强了术后新生活的信心。
时间在采摘中飞快地流逝着。告别时分,我和会长看到大家依依不舍话别的场面,立刻上前笑着说,今后我们还会继续组织类似活动,为病友们提供交流平台。听到这个消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起笑容,纷纷相约再次相聚,共同分享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带来的快乐。(器官移植中心 饶伟)
青谊之家简介
众所周知,目前器官移植是各种终末期疾病的最佳治疗方式之一,如肝脏移植、肾脏移植、心脏移植及肺移植等等。目前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肝脏移植受者术后存活超过30年,而国内最长寿的肝移植受者亦近20年。随着器官移植事业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移植医师及受者都意识到,手术成功只是肝移植的第一步,高水平的生活质量、长期的存活时间才是最终目标。正因为此,继2014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立器官移植中心之后,青岛移植受者联谊会(“青谊之家”)亦在青岛移植受者的支持下于2014年9月21日成立。它是由青岛器官移植受者自愿组成,并接受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提供专业指导的非盈利性公益群体,其宗旨是宣传器官移植,积极推动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加强器官移植受者间相互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康复活动,帮助大家尽快回归社会,提高生存质量;积极向社会、媒体展示器官移植受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