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难关丨青大附院血管外科郭明金主任成功为“马凡综合征”小伙紧急“拆弹”
2024-01-15 16:55 / 医院新闻 / 人浏览

马凡氏综合征属于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该疾病患者的动脉壁就像是“豆腐渣工程”,非常脆弱,容易引发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近日,来自青岛城阳的24岁小伙小王因患有遗传性马凡氏综合征,体内长出巨大的腹主动脉瘤,濒临破裂,青大附院血管外科郭明金教授团队通过创新性手术方式紧急“拆弹”,成功保住了他年轻的生命。

图片

 

情况危急命悬一线

体内长出19公分“巨瘤”

 

小王是一名遗传性马凡氏综合征患者,父亲在他4岁的时候就突发腹部、背部剧烈疼痛,还没有送到医院就不幸离世。2019年,小王在工作时突发胸痛,辐射整个后背和下腹部,撕裂的感觉让他痛不欲生,同时还伴有头晕、恶心、反胃等症状。他紧急来到青大附院心血管外科进行诊治,确诊为A型主动脉夹层。心外科团队为他实施了降主动脉术中支架植入术、主动脉根部带瓣管道替换术、主动脉全弓置换术等,保住了小王的性命。

“马凡病”患者的动脉壁脆弱的不堪一击,近日,小王又突发腹部、腰部剧烈疼痛,疼痛的感觉比上一次还要剧烈。“疼的都不想活了,简直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小王说道。母亲张女士赶紧带儿子去了多家医院,均被告知体内的血管瘤太大,且马上就要破裂,风险过大,无法实施手术。不甘心的她经过多方打听,最终找到了青大附院郭明金教授。郭明金教授经过综合研判,决定冒险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

 

5小时紧急接力

创新性手术解除患者困扰

 

如何能够将这个濒临破裂的“炸弹”拆除,让血流通过正常的血管,郭明金教授与团队开始了一场“头脑风暴”。郭明金教授表示:“每一场手术都不是中规中矩的,特别是复杂的腹主动脉瘤,如何在人体万条细小的血管中找到合适的血管走位、对接,这很考验临床医生的能力。他的血管壁已经被撑得薄如蝉翼,一旦发生破裂,后果不堪设想。”最终,郭明金教授选择将导丝从患者的股动脉进入,用覆膜支架一一封堵为腹主动脉瘤供血的各条血管,再通过建立新的血管通路,使血流不再持续进入瘤腔,动脉瘤随之逐渐缩小。

 

手术历时5个小时,手术专家像是手术台上的“拆弹专家”,一分一毫都牵动着一个年轻的生命。最终,在家属焦急的等待中,郭明金教授团队顺利完成手术。

术后,小王的疼痛感立即消失。但不久后,因为他体内的血管脆弱,硬度不及正常人的十分之一,血流冲击导致肠系膜上动脉以及右肾动脉移位,支架需要重新调整,体内也形成了动脉瘤,郭明金教授第二次为他成功实施了手术。目前,小王已行走自如,血管疾病造成的巨大困扰也得以成功解除。

 

马凡综合征并非绝症

应早发现、早就医

 

马凡综合征又名“蜘蛛人征”、蜘蛛指(趾)综合征。患者往往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身材瘦高、四肢细长。单看这两个标准,很容易判断这种疾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父亲和母亲中有一人染色体出现问题,孩子就有可能遗传马凡综合征,因此约80%的患者为遗传,另有20%的患者致病原因为基因突变。

 微信图片 20240118155019 5dc57

郭明金教授表示:“马凡综合征又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所以它的临床表现有很多,最致命的是血管和心脏的问题,会造成患者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等大血管的扩张,扩张到一定程度会破裂,危及生命。”

 

马凡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绝症,也不是单一疾病,它是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合集,如果及早发现,及早进行复查和随访,并适时介入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治疗控制。郭明金教授介绍,这种疾病很麻烦,不能一次性完全治愈,医生只能先对可能引发致命危险的地方进行处理,让它不危及生命,比如换掉血管或者心脏瓣膜。其他不危及生命的问题,比如视网膜脱落等,根据病情的发展和严重程度进行治疗就可以。有类似症状的患者要及早发现,及早就医,根据具体症状对症治疗,才能延长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