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成功开展省内首例高难度腹主动脉瘤开窗支架腔内修复术
2016-08-12 09:03 / 医院新闻 / 人浏览

 

近日,市南院区血管外科成功运用腹主动脉支架开窗技术,完成高龄、累及肾动脉的巨大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为省内首例将开窗支架技术应用于高难度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的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患者为83岁老年男性,8年前发现腹主动脉瘤,瘤体较大,累及肾动脉,左肾已萎缩,失去功能。患者高龄,且瘤体累及肾动脉无法行常规的开腹腹主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置换术或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家属遍访国内血管外科名医,均被告知无法手术。患者只能保守治疗,定期复查,但瘤体渐增大。近日复查腹部CTA,瘤体明显增大,呈偏心性且严重扭曲,直径达8cm,濒临破裂。王豪夫教授及其团队与名誉科主任北京协和医院郑月宏教授,经过深入研究讨论,考虑患者高龄无法耐受开腹手术,常规腔内治疗技术无法保留肾动脉,但国际血管外科最新技术—支架开窗技术可以在保留肾动脉的同时完成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但该技术需要手工完成开窗支架,且需要完成开窗与肾动脉的完美对接,技术难度可见一斑,患者瘤颈严重扭曲更加重了技术难度。

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与准备,在王豪夫教授与郑月宏教授的通力合作下,在介入科、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省内首例高难度腹主动脉瘤开窗支架腔内修复术成功实施。术中,王豪夫教授先标记患者仅有的右肾动脉,于体外释放腹主动脉支架,根据术前预定手术方案定位肾动脉开口位置后手工开窗,自制金属标记并缝制窗口,再回收至支架输送鞘内。再次定位右肾动脉开口,精准释放开窗支架。由于患者瘤体巨大,瘤颈严重扭曲,王豪夫教授及郑月宏教授反复尝试多种导丝、导管技术,终于成功运用双导丝技术完成经腹主动脉开窗支架的肾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历时共8小时。术后,在孙运波副院长、李连弟主任领军的重症医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和血管外科鲍霞护士长团队的精心护理下,患者恢复迅速,术后第二天即已下床活动。患者及家属十分满意。

王豪夫教授介绍,运用开窗支架技术能够完成累及肾动脉等分支血管的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巨大创伤,为高龄等无法耐受手术的复杂腹主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可能。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血管外科王豪夫教授团队的腔内治疗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王曰伟 李永欣)

20160812 030414 297

20160812 030359 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