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医 • 技术|空肠移植修复下咽癌术后下咽颈段食管缺损
2019-05-06 17:06 / 科室动态 / 人浏览

编者按:创新决胜未来。新技术、新项目的规范开展,将进一步提升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和更好的服务患者。2018年各科室申报新技术、新项目135项,从中筛选出部分优质项目,逐一介绍。 

项目负责人

耳鼻咽喉科 邱杰

临床病例

67岁的邹先生因“吞咽梗阻感1年余,加重伴吞咽困难10天”来到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邱杰副主任医师接诊后,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考虑下咽癌,病变累及颈段食管。经多学科联合会诊,决定行颈腹部联合手术,即下咽、颈段食管切除及游离空肠移植术。

邱杰手术团队先行气管切开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全喉切除术、下咽切除术、颈段食管切除术,继而由急诊外科李世宽主任医师手术团队进行带血管蒂空肠切取术、空肠造瘘术,成功切取一段长约15cm的带血管蒂空肠。口腔颌面外科卜令学副主任医师进行空肠血管蒂动静脉与颈部血管动静脉的端吻合,成功进行吻合后可见规律的、自上而下的空肠蠕动波。最后由邱杰进行咽空肠、食管空肠吻合术,并关闭术腔。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康复出院,已恢复经口饮食。

技术内容

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治疗方法有单纯放疗、单纯化疗、单纯手术或放化疗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单纯放疗与根治性手术加辅助性放疗相比,前者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其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不及后者。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12.7%~13.9%。而根治性手术加术后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25%~60%。

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时,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后组织缺损均较大,因此,手术的重点和难点是切除后下咽及颈段食管缺损的一期重建。游离空肠移植重建下咽、食管,术后患者能早期恢复吞咽功能,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手术病死率低,且术后胃肠功能基本不受影响,是现代下咽癌外科的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之一。

 

技术优势

 

01晚期下咽癌单纯放化疗预后较差,而原有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修复方式局限性较大:

胸大肌肌皮瓣

修复面积有限;食管黏膜宽度及弹性均不及下咽黏膜,易导致咽瘘及吻合口狭窄。

02喉气管瓣修复

安全边界不足,早期易复发,目前已很少应用。

03胃代下咽食管手术

手术时间长,涉及颈部、胸腔、腹腔,纵隔创伤及生理扰乱较大,一旦纵隔感染,病死率高;既往曾行腹部手术、有胃肠疾病、高龄、心肺功能不良或体质差等患者不适宜使用,具有局限性。

01游离空肠重建下咽、颈段食管缺损优势:

手术成功率高,对胸腔无明显损失;

02空肠管径与食管相近,吻合口漏发生率低;

03吻合无张力,吞咽功能恢复快;

04空肠蠕动活跃,有利于食物输送;

05手术创伤小;

06术后死亡率低。

该术式涉及下咽与食管病损切除、颈淋巴结清扫、解剖受区血管、空肠移植、显微血管吻合等操作,代表了耳鼻咽喉科较高水准,也是科室在下咽癌累及食管、颈段食管癌的治疗上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近年来,耳鼻咽喉科联合胸外科已成功开展了近30余例下咽、食管全切除术并胃成形、咽胃吻合术。而空肠移植修复下咽癌术后下咽颈段食管缺损术式的常规化开展,也标志着耳鼻咽喉科在多学科合作治疗下咽癌累及食管、颈段食管癌方面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