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维成:脑垂体瘤别担心,神经内镜技术创伤小
2018-01-22 09:36 / 深度报道 / 人浏览

十六年前,我同学母亲持续头痛,去医院检查是脑垂体瘤。医生建议手术,当时他们全家还纠结一番,因为开颅手术,担心失败。还好,最后手术成功,同学母亲安然无恙。

 

如果这个病例放在今天,患者家属无需纠结,因为垂体瘤手术方式已经得到极大改进,不用开颅。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镜垂体腺瘤专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姚维成告诉记者,青大附院对垂体腺瘤和脊索瘤已经做到了用最小的创伤,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神经内镜技术在垂体腺瘤的治疗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显微镜手术的合格继任者。垂体腺瘤手术经历了开颅手术、显微镜下经唇下蝶窦入路手术、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和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四个技术发展阶段,每一次进步,都值得庆幸!

垂体腺瘤检出率增加

垂体腺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医学发展和影像技术的提高,其检出率逐年增加。国外有一组研究表明,随机抽样选择100个正常人做鞍区的核磁共振检查,垂体腺瘤的检出率为10%。

姚维成介绍,近年来,垂体腺瘤在青大附院神经外科收治和手术的病人中所占的数量和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垂体接受下丘脑调控,构成内分泌的主要中枢,同时垂体与视神经等重要结构关系密切。发生肿瘤后,一方面造成占位压迫,损伤视神经,危害视力和视野;侵及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损害海绵窦神经引起相关临床症状。

巨大的肿瘤还会造成进一步压迫脑组织,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积水等,危及病人生命。另一方面,肿瘤会导致内分泌轴系功能紊乱,影响性腺、肾上腺、甲状腺等的功能,并可能导致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等,产生非常复杂的全身影响。

用最小创伤切除病变

青大附院垂体腺瘤专业团队在垂体腺瘤的诊断、手术治疗等方面有了大幅度进步。姚维成介绍,神经内镜以其明亮的光线和广角等条件,明显增加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现代神经外科微创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技术。

受设备条件发展所限,神经内镜技术融入神经外科技术体系之中只有近20年的历程。我国神经内镜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主要在近10年,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垂体腺瘤等鞍区肿瘤、脊索瘤、脑室内肿瘤、脑积水、颅内囊性病变和胆脂瘤等疾病。青大附院对垂体腺瘤和脊索瘤手术做到了用最小的创伤,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对严重的脑脊液漏的修复和颅底结构的重建有着独特效果。这一切得益于姚维成以过人的学识和超前的眼光,看准了神经内镜技术在垂体瘤诊治方面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趋势,及早布局,率先学习内镜技术,并有计划的安排团队内的医生赴国内外学习神经内镜先进技术,在专业方向上早行一步,使青大附院内镜垂体腺瘤团队站在了专业发展的前沿。

突破以往手术禁区

20年前,国内神经内镜技术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国内除天坛神经外科研究所外,几乎无具备较大影响力的神经内镜诊疗中心,全国各省级医院大多在10年前刚刚开始接触神经内镜技术。    

相对以前的显微镜手术,内镜手术病人肿瘤全切除率明显提高,手术创伤显著减小。以往显微镜手术后经常出现的功能性腺瘤术后内分泌异常纠正不满意的问题大大改善。同时,随着手术操作不断成熟,困扰垂体腺瘤手术的脑脊液漏修补、大腺瘤显露不足等问题,在内镜手术中逐渐找到解决方案。

近两年来,青大附院顺利完成多例鞍上手术、海绵窦手术,突破了以往显微手术的禁区,大大提高了手术适应症,使青大附院垂体腺瘤亚专科内镜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组建多学科MDT团队

垂体腺瘤是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疾病,在专业发展中,姚主任重视多学科交流。在医院支持下与内分泌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科室组成垂体腺瘤多学科合作MDT团队。现在已经形成了新的工作模式:病人手术前由内分泌科收住院,进行详细内分泌学评估,明确诊断。神经外科手术后,内分泌科尽早介入,协助进行内分泌检测、调整。神经外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共同进行术后随访。新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诊断质量和围手术期处理质量。垂体腺瘤多学科合作MDT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室共进行内镜垂体瘤手术逾400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名医档案

20180122 014259 955 7d020

姚维成,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肿瘤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及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学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山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及青岛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镜垂体瘤专科主任,历任青大附院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曾在以色列和美国进修学习,具有大量的垂体疾病的诊断、手术和综合治疗经验,有多篇SCI论文发表。

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地点:青大附院市南院区门诊部大楼负一层名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