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小常识
2016-01-25 09:25 / 健康教育 / 人浏览 最后修改于 星期一, 25 一月 2016 09:25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劳动或情绪激动时常发生,每次发作持续3~5分钟,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多数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诱因。           
    心绞痛发作时治疗:(1)发作时立刻休息,患者一般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缓解。(2)硝酸酯制剂。这类药物除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血流量外,还通过扩张周围血管,减少静脉回心血量,降低心室容量、心腔内压、心排血量和血压,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的需氧,从而缓解心绞痛。缓解期的治疗:(1)硝酸酯制剂,(2)β受体阻断剂(β阻断剂)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低心肌收缩力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发作。(3)钙通道阻滞剂 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内膜下心肌的血供;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动脉血压,减轻心脏负荷;还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的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