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的目标大多集中在延缓肿瘤的发展速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上。疼痛一旦在肿瘤患者身上出现,就意味着要及时的加以关注,而不是需要患者等待肿瘤治好后再来缓解疼痛,如果让患者在治疗肿瘤期间一直忍受疼痛的折磨,是不合理的。
让我们了解一下癌痛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癌痛作为一类疾病,在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如患者自我调整能力强,或性格、心态比较好,可能心理压力会比较轻一些,对人体的影响小一些。但是如果存在着持续的不能缓解的疼痛,就会像一个很重的大山压在身上,这个时候心态再好的人,内心也会感到非常的痛苦,对身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会产生恐惧,丧失生活的勇气。
持续性、未能缓解的癌痛一定会缩短病人的生存时间,因为随着疼痛程度的增加,睡眠变差、免疫功能低下等趋势是非常明显的,这本身也会加重疼痛的程度,促进肿瘤的生长,所以肿瘤疼痛对患者的生存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疼痛也会影响凝血功能,很多患者会产生血管静脉血栓,这也会导致病人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剧烈的癌痛还会对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有些有心脏病的患者,可能因为疼痛出现心脑血管危险。
我们主张在控制肿瘤的同时要治疗疼痛,在治疗疼痛的同时还要关注肿瘤,这样我们既达到患者很好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不会延误患者的抗肿瘤治疗。目前认为比较合理的方式是:在明确诊断并接受抗肿瘤治疗方案的同时,就要有效缓解疼痛。也就是说,患者应在减轻痛苦的基础上接受抗肿瘤治疗,这是最理想的治疗理念。
药物治疗是治疗癌痛的首要方法,合理的用药可以带来很好的疗效。当如果通过药物癌痛缓解不好或是在服用药物时副作用大,患者不能耐受时,就需要采用其他的治疗手段,比如微创的介入技术:神经阻滞,神经毁损、中枢靶控等,可以单独或是与镇痛药物配合使用,给予病人更好的治疗结果。癌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除痛治疗与肿瘤治疗同等重要;约80%癌痛经正规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可有尊严地“无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