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合理煎煮可以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掌握正确的煎服方法对于防治疾病有重要意义。
煎药工具:以砂锅、砂罐为好,也可用搪瓷罐或不锈钢锅,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及带有不粘锅涂层的器具。
煎药用水:以水质纯净、新鲜的自来水、井水,符合饮用水标准为好。
用水量: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水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煎煮方法: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2小时,武火煎沸,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解表药及其它芳香性药物,一般沸后文火维持10-15分钟左右即可,而矿物药、贝壳类及补益药等,一般宜文火久煎30分钟以上。每剂药一般煎两次,滋补药可煎三次,每次煎成浓药汁250-300毫升左右。同一处方中,某些药物因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而有特殊的煎服法。特殊的煎服法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
服用方法: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而驱虫药和泻下药则于空腹时服用较好;安神类药物应在睡前服用。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一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三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二次。大多数药物宜乘温服下,发汗药更须热服以助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