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REVIOUS
‹ PLAYBACK
STOP
PLAY ›
NEXT »
医学硕士,主治医师,2005年7月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呼吸内科专业,并取得硕士学位。自毕业后一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获得山东省政府二等功、青岛市技术能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操作技能比赛一等奖等称号。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1年。
自1995年本科毕业以来从事于计划生育专业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医疗经验,能解决有关妇产科计划生育等的疑难重症,处理较为复杂的手术和急诊手术等。成功地进行了计划生育各类手术两千余例,尤其对疾病性流产(如合并系统性红班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炎、心脏病、癫痫等),对必须终止早或中期妊娠的手术及畸形胎儿的引产等手术更为突出,得到广大患者信任。同时擅长高危流产,包括宫颈妊娠,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的处理。
在《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书2部,副主编1部,获国家专利一项。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十余年,曾于北京复兴医院进行妇科腔镜学习。擅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对妇科急、重症抢救有较丰富经验。熟练掌握妇科常见手术及宫、腹腔镜手术,擅长子宫、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微创手术治疗。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完成省市级课题数十项。
坐诊时间:周一上午 崂山院区;周四全天 市南院区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综合儿科科主任,第三届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专家,第一届崂山区领军人才,澳大利亚皇家妇产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医师分会母源性疾病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围产医师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儿科协会肠内肠外营养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发表SCI和国家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著书三部,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三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
医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新生儿科主任,青岛市优秀中青年医学专家。学术兼职: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生命支持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分会委员。承担科研课题5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及论文50余篇。参获山东省、山东省高校及青岛市科技进步奖。
近日,胸外科主任矫文捷团队成功完成全国第一例复杂机器人隆凸切除成型术,标志着我院胸外科机器人手术迈上新台阶。
患者是一老年男性,因发作性胸闷憋气4年,加重伴咳嗽1月入院。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显示左主支气管及左上下叶支气管病变,病理结果提示支气管小涎腺肿瘤。经过胸外科全科讨论,认为病变系腔内型,范围广,涉及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距隆凸近。考虑到这种肿瘤沿气管粘膜下播散的特点,极有可能侵及隆凸。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讨论分析,在呼吸内科、麻醉科和手术室的积极配合下,矫文捷成功为病人实施了机器人辅助下左全肺切除加隆凸切除成型术。术中充分发挥机器人器械灵活的特点,克服主动脉弓遮挡术野的困难,切除全肺及隆凸后实施精准吻合。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隆凸支气管手术是胸外科领域难度最大的手术之一,技术要求高,术中术后风险亦较高。我院胸外科机器人团队在成功完成300余例复杂机器人支气管肺手术、包括袖式支气管肺叶切除手术的基础上,技术水平日臻成熟,手术流程、围术期监护及处理日趋标准化和规范化。此次复杂手术的成功完成,也是胸外科整体水平进步的体现。(胸外科)
近日,我院心外科与多学科联合成功救治首例子宫肿瘤病变蔓延完全侵占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的危重患者,使其再获新生!
患者李女士因反复晕厥一月,由急诊收入心外科。一年前,她曾在我院行子宫韧带肌瘤剔除术,此次入院后,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被诊断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在临床上是极少见的,是由子宫肌瘤向脉管内生长形成,静脉内平滑肌瘤可以超出子宫在静脉内生长延伸至下腔静脉,甚至到达心脏,如不及时治疗危害极大。患者的肿瘤已生长至右房右室,使全身血液回流受阻,且随时会阻塞三尖瓣口及右室流出道,导致右心系统血流阻断。患者已出现循环不稳定的表现,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必须尽快手术治疗。但该患者病变范围广泛,需多学科共同完成,既往亦无该类手术的经验,手术难度和风险很大。医务部及心外科杨苏民主任立即召集心外科、妇产科、肝胆外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参与紧急救治。大家经过认真讨论,制定出了详细的诊疗方案。
术中各专家齐心协力,默契配合。麻醉成功后,先由沁尿外科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妇科王言奎主任随后进行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肿物切除,由于肿瘤巨大,已累及膀胱及直肠前壁,游离过程难度极高且出血多。在妇科迅速顺利完成手术后,由肝胆外科邱法波主任团队游离腹腔静脉,在游离血管的过程中,病人循环突然不稳定,血压难以维持。心外科高洪波副教授及其团队紧急开胸,建立体外循环,同时分别切开右房、下腔静脉及髂静脉,最终完整摘除静脉和心脏内的瘤体。手术终于在多学科专家精诚协作下,历时近10个小时成功完成。该段瘤体长约40cm,最宽处直径3.5cm,整个手术过程十分困难,对各专业技术要求也是极高。
术后,病人在心外科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下恢复良好,顺利康复出院。半年后复查,显示腹腔及血管内未见肿瘤复发。心外科对首例此类危重患者进行救治,使其再获新生,多学科会诊(MDT)的保驾护航起着关键的作用。医院高水平的多学科会诊整合了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了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在最危急的时刻挽救了患者生命,体现了我院救治复杂、危重、罕见疾病的技术水平。(心血管外科 高洪波)
五大院区
联系方式
欢迎关注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