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二月13日

博士学位,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癫痫、睡眠障碍。熟悉头痛、头晕、脑血管病等疾病诊治。

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攻读博士学位及访问学习期间,对癫痫进行了系统学习及研究。2015-2016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医院进行癫痫专业访问学习1年。在国内外杂志上已发表论文50余篇。目前承担及已完成国家级、省市级课题多项。曾获得第八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和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与脑电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癫痫分会委员,山东省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副组长;山东省抗癫痫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2016年十二月13日

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生化组委员。临床经验丰富,曾在北医三院进修学习神经电生理技术。擅长肌无力、肌肉萎缩的诊治和眼睑痉挛等疾病的肉毒注射治疗,熟悉头晕、头痛、焦虑、失眠、肢体麻木等神经内科常见症状的诊治。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荣获山东省医师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SCI收录5篇,中华系列6篇。

2016年十二月13日

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眩晕症以及头痛、躯体化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合并有颅内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超声诊断、介入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各种类型的头痛、头晕、眩晕症以及抑郁、焦虑和躯体化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多年来先后在国家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中华级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主编、主译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以主要承担人员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及省高校科技进步奖5项;曾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进修卒中后康复治疗半年。目前担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颅脑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脑血流与颅脑超声学组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等社会兼职。

2016年十二月13日

医学硕士,从事神经内科专业的科研及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对神经内科急、危、重症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病诊断、治疗与预防,以及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及神经症性障碍等疾病的诊治。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2部,承担及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

2016年十二月13日

 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神经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4年。精通神经科疑难危重病例的诊治处理。特别擅长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急性期救治、血管介入和早期康复。目前主持承担市科技局项目“初步建立缺血性脑血管病预警机制”,曾主持承担省卫生厅项目“脑血管病的神经可塑性研究”、“海洋候选药物治疗脑卒中”。参与国家科技部“八五”、“九五”科技攻关课题“急性脑血管病的光量子治疗”和“急性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主力人员参加省重点学科“脑病防治”的建设工作。发表学术论文20篇,主编学术专著3部,获各级科研奖励5项。

学术兼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血疗与工程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分会委员。

2016年十二月13日

医学硕士。从事脑血管病学及神经病学专业的科研及临床工作近三十年,擅长各种急慢性脑血管病的抢救治疗及临床综合治疗,以及神经科的各种疾病的诊治。每年进行急慢性脑血管的诊治及脑血管病预防治疗数千例,能熟练掌握神经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能熟练掌握神经科的各种急危重症诊断,抢救,治疗。对各种神经科的疑难杂症也有深入的了解。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的选择及用药管理。

近年来围绕急慢性脑血管病等获专利一项,参编论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2016年十二月13日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神经内科专业20余年,擅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从事该项工作1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让众多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在溶栓治疗中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对各种认知障碍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是在老年痴呆和血管性痴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有丰富的鉴别和治疗经验,擅长昏迷病人的临床诊断和鉴别。

发表相关领域的文章20余篇,主编著作2部。承担和参与的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2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重大前期专项课题2项,世界卫生组织横向课题1项,课题鉴定3项,获省级奖励1项。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神经心理工作组副组长,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神经科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6年十二月13日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神经病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擅长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及叠加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不同类型认知功能障碍的神经心理学测评及诊断治疗,脑血管病的一级、二级预防及分型,为大量疑难患者明确诊断,收到满意疗效。

围绕帕金森病、老年痴呆及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开展了系列临床及基础研究,近年来主持并完成山东省科技攻关课题1项,厅事级课题3项,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其中首位SCI收录4篇,Medline收录9篇,国际会议获奖1篇,中华论著8篇。进行课题鉴定3项,分别达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医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副主编著作2部。

现担任青岛市医学会脑血管病学术委员会秘书兼委员,青岛市医学会脑血管病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优秀青年医学专家。

2016年十二月13日

神经病学硕士,心理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院高级访问学者。一直从事睡眠障碍和痴呆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擅长失眠、嗜睡、睡眠异常行为、记忆障碍、痴呆及痴呆伴发精神的行为障碍等疾病。

近年来围绕遗传因素在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障碍发病中的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先后发表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9篇,第一作者的SCI论文5篇,影响因子总计38.10分。主编及参编著作5部。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睡眠研究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慢性脑缺血学会委员,青岛大学优秀教师。

2016年十二月13日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对于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领域,长期从事脑血管狭窄、房颤的筛查评估、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工作,每年接诊各地的脑血管病患者数千例。自2001年起率先在省内开展神经介入治疗,每年完成脑动脉造影和支架手术五百例以上,无论数量和技术难度均居于省内领先地位,使大量面临瘫痪危险的病人恢复了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围绕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研究,近年来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对于国人脑动脉狭窄的评估和介入治疗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国际公认。

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血管神经介入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神经急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3
c3
c3
c3
dsjy 4ae6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五大院区

市南院区: 市南区江苏路16号
西海岸院区: 黄岛区五台山路1677号
平度院区: 平度市上海路369号
崂山院区: 崂山区海尔路59号
市北院区: 市北区嘉兴路7号

联系方式

邮编: 266000 
咨询电话: 96166
• 医院廉洁从业专项行动及九项准则工作日投诉举报电话(非咨询电话):82911957

wx

欢迎关注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