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REVIOUS
‹ PLAYBACK
STOP
PLAY ›
NEXT »
门、急诊患者检查流程
住院患者心脏超声检查流程
4月8日下午,我院第十三届科教大会暨第十一届科技节开幕式在科教楼召开。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教授、山东省卫计委科教国合处处长葛永宏、青岛市卫计委副主任周长政、青岛市科技局副巡视员高杰、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永明等领导应邀出席。青岛大学研究生院、科研处和教务处领导、医学部领导和教授代表、青岛大学医疗集团代表、我院党政领导、获奖代表、各科室、部门负责人以及临床一线科教工作者代表共计500余人参会。
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程国明主持。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我院党委副书记李玉明宣读了科研工作表彰决定及奖励名单,获奖项目涉及2014-2015年度课题立项奖、获奖成果再奖励、著作奖、论文收录奖、发明专利奖5个大项;副院长赵世华宣读了教育工作奖励获奖名单,获奖项目涉及2014-2015年度教学研究立项奖、医学教材奖、教学研究论文奖3个大项。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分别为科研先进个人、科研创新团队奖获奖代表、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奖获奖科室和个人代表、住院医师影像阅片大赛获奖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颁奖仪式结束后,青岛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我院副院长董蒨作了《推进创新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百强医院》科教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我院过去两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就今后科教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了总体部署。随后,他宣布了研究室所主任、副主任名单,并与研究室室所代表、博士生导师代表、博士代表、专职科研人员代表签署了目标责任书。
伦立民、周传利分别代表优秀科研和教学工作人员上台发言。他们分享了自己在科研和教学道路上的难忘经历,对院领导的精心培养、热情鼓励和全院职工的关爱和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以饱满的热情,探索的精神,精湛的技术,做好医教研工作。
会上还同期举行了陈孝平院士工作站、青岛大学移植医学研究所、青岛市肿瘤精准医学中心揭牌仪式。山东省卫计委科教国合处葛永宏、青岛市科技局副巡视员高杰为青大附院陈孝平院士工作站揭牌;中国科学院陈孝平院士、青岛大学副校长于永明为青岛大学移植医学研究所揭牌;市卫计委副主任周长政、青岛大学医学部主任、我院院长王新生为青岛市肿瘤精准医学中心揭牌。
揭牌仪式后,陈孝平、王新生、于永明、葛永宏分别发表讲话。王新生院长着重对创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省卫计委和大学领导分别从全省和全校发展的高度对如何做好科教工作出了重要指示;陈孝平院士以科学工作者严谨、求实、创新的态度指明了今后科研工作的方向。
会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脏外科中心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陈孝平教授作了题为《做人、做事、做学问做一名好的外科医生》的精彩学术报告。
在为期两天的科技节期间,我院还将举办优秀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会、研究生英文学术交流会、内科学住院医师病例报告会、护理学术研讨会和授课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部 宫敏)
4月8日,由我院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合作共建的“陈孝平院士专家工作站”签约及揭牌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院首个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医院高端人才版图再度升级。
工作站签约仪式于8日上午在黄岛院区第一会议室举行,陈孝平院士、王新生院长亲切会面交流并签署了合作协议。仪式由董蒨副院长主持,相关院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出席仪式。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医院第十三届科教大会开幕式上,山东省卫计委、青岛市科技局领导共同为工作站揭牌,与会各级领导分别对工作站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提出期望。陈孝平院士对我院器官移植团队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表达了对工作站发展前景的良好预期,并作专题讲座。
陈孝平院士现任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肝脏外科中心主任。从事外科临床、教学和研究工作40余年,在肝癌外科治疗和肝移植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在国际肝胆胰外科届享有盛誉,并出任国际肝胆胰协会常务理事和亚太肝胆胰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兼肝脏学组组长等重要职务。
院士工作站筹建过程中,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器官移植中心、人力资源部等相关科室、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倾斜,落实院领导指示精神,周密筹备,以诚相邀,最终凭借医院综合实力、学科优势特色,以及完善的保障条件和科学的目标规划获得陈孝平院士首肯。今后,我院将为陈孝平院士及其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着力将工作站建设成为重大项目开发、高端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的集成平台,打造国家级器官移植及肝脏外科团队,造福广大人民群众。同时,我院也将继续在高层次人才引进领域进行更多有益探索,加快聚集高端智力资源,为医院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人力资源部)
我院儿童医学中心儿科重症医学科(简称PICU)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3月25日正式开业,这是半岛地区首家综合性儿童重症医学救治中心。开业首日即成功救治外地转运危重患儿,至今已收治危重患儿10余名。
儿科重症医学科配置了临床经验丰富的儿科重症救治医护人员,均具有儿科重症从业及进修经验。病区位于黄岛院区住院楼B栋3楼,开放床位16张,为符合院感的全透明双人间设置。病区配备完善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诊疗体系,设有国内先进智能一体化吊塔、心电监护救治和呼吸机辅助呼吸系统、静脉输液工作站。科室收治足月生后满4周至14岁的危重症患儿,开展儿童重症监护、脑心肺肾功能支持、血液滤过替代和特殊儿童检查等急救工作。PICU是我院儿童医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我院儿科危重症诊治水平又上新台阶。(PICU 宋亮)
日前,我院眼科赵桂秋教授及其团队成功为2例超高度近视患者实施了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术后,患者视力即达到了1.0,这是我院眼科开展的又一项新技术。
ICL又称为可植入式隐形眼镜,适用于高度近视特别是超高度近视,尤其是对于角膜厚度薄,不宜进行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ICL晶体植入术是将镜片(长约1厘米,厚约5μm)植入到虹膜和晶状体之间,属于内眼手术,对医生及医院设备要求也较高。
术前需要精确测量患者屈光度、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厚度和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数、房角结构、散瞳详查眼底,以排除青光眼、视网膜裂孔等禁忌症。精确计算需要植入晶体的度数和型号,以保证手术安全和术后视觉质量。
目前,我院可以成熟开展这几种屈光手术,解决从低度到超高度近视、散光以及高龄老花眼等各种患者的需求。
1、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适用于18-45岁患者,尤其是近视度数超过1200度、角膜厚度薄,不适合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仍可获得清晰的双眼视力。
2、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适用于1200度以下、年龄不超过50岁的成人近视患者。
3、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大于45岁的患者仍有选择余地,可选择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获得返老还童的明眸,得到清晰的全程视力。
五大院区
联系方式
欢迎关注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