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二月13日

神经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届山东省及青岛市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30余年,一直工作在神经内科临床一线,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眩晕、睡眠障碍的诊治;多次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多次获山东省和青岛市科技进步奖,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百余篇。现任中国医师协会山东省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

 

2016年十二月13日

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能够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供理论水平,具有全面扎实的神经病学知识、精湛的诊疗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博士期间师从国内著名的脑血管病专家王拥军教授,尤其擅长脑血管疾病的规范化诊治,对神经科疑难危重症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在眩晕症和记忆障碍的诊治方面亦有较高的造诣。

长期从事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近年来针对脑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发病机制、脑血管狭窄的筛查及风险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分型和临床特点、血管性认知障碍以及眩晕症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参加多项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目前承担及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中华系列以及被BA、CA、SCI等收录20余篇。主编/副主编著作4部。荣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获青岛市科技进步奖1项。2003年荣获第四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

历任山东省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中青年专家委员会专家。

 

2016年十二月13日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副主委,《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编委,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

临床上主要从事帕金森病及痴呆等神经变性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设帕金森病专病门诊10年余,同神经外科合作开展帕金森病DBS手术,对术前患者进行筛选及术后程控,保证了手术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科研上开展了帕金森病基础研究。近年发表论著3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篇,最高影响因子5分多。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完成省市科技发展计划五项。先后获得省部科技成果奖三项。

2016年十二月13日

神经病学硕士、针灸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脑科医院院长。精通神经病学和针灸学,曾师从国内针灸大师孙申田教授、高维滨教授,是美国“朱氏”头皮针发明人朱明清教授在中国大陆授徒的第一号弟子。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疑难危重症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针灸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失语,球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格林巴利综合症,头痛、头晕及昏迷等病症有独到之处。曾赴美国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修,受邀赴奥地利行医及学术交流,受到国外同行和患者的好评。获卫生部教材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山东省自然基金1项,山东省教育厅课题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参加英国牛津大学组织的HPS2、HPS3及FOURIRE国际合作研究。发表专业论文20篇,SCI收录2篇。主编卫生部音像教材一套,并作为“十五”国家出版规划及卫生部教材在全国公开发行。

中国医师学会急诊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委员会委员,青岛市针灸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中西医结合优秀人才,青岛市著名好医生,青岛市“工人先锋”。

2016年十二月13日

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擅长脑血管病的预防与规范治疗、脊柱与神经疾病、颅脑超声等。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三十多年,神经病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丰富的神经系统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在脑血管病的筛查、预防和发病机制有深入研究。围绕脑血管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系列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开展临床随访和疗效观察等系列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分中心项目1项,山东省科委课题3项,市级课题3项。先后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山东省教委和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4项。主编及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近百篇,SCI收录6篇,中华系列论文20余篇。

担任中国卒中学会脑血流与代谢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管理与促进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脑血流与颅脑超声学组”主任委员。担任《中华神经科杂志》等多家神经病学专业核心期刊编委。

 

2016年十二月13日

 

    1、学科概况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源自1951年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置的神经病学专业组,1962年神经内科独立建科,1978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研究生授权学科之一,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卫生厅首批重点学科,2000年归属神经内科管理的脑病防治研究室被评为省重点实验室,2007年位于崂山区海尔路的东区神经内科成立,2009年成为专业型博士培养专业,2010年成为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专业,2011年西海岸院区开业后成立西海岸院区神经内科。我院神经内科是山东东部地区神经病学医疗、教学、科研中心,以韩仲岩、解学孔和从志强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专家为我科奠定了雄厚的学术和医疗基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我院神经内科在建设规模、医疗服务、专业设置、学术水平、人才培养和医疗设备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山东省和全国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2、人才梯队

神经内科人才基础雄厚,目前已经形成一支以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带头人,大批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中间力量的老中青相结合的高层次医疗、教学和科研团队。目前神经内科拥有专职医生59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者24人,硕士学位30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医生比例为91.5%,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占49.2%。目前我科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1人,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2人,中华医学会学组委员2人,中华神经科杂志编委1人。

3、专业特色

(1)脑血管病专业  
      脑血管病方向是神经内科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方向,由韩仲岩教授创立,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本专业发挥我院脑血管病工作的综合优势,结合临床、颅脑影像学、脑血管影像学和基因研究平台,在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血管影像学和颅脑影像学研究、卒中的生物学标志物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主编多部脑血管病方面专著,主办多期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目前主持脑血管病研究方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近10余年来,在脑血管病规范诊治、神经介入、易感基因筛查、卒中与认知障碍的关系、脑血管病生物学标志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已经有多年的积累,发表SCI文章20余篇。不断发挥我院TCD水平在国内的领先优势,以此为平台,打造规范化超声诊断和卒中治疗模式。本专业方向目前进行的研究工作:1、卒中的易感基因研究;2、基于临床、超声和血管影像学相结合的规范化诊疗模式;3、卒中罕见病因的诊断;4、卒中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5、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物实验研究。

(2) 神经免疫和神经肌肉疾病专业  
    神经免疫和神经肌肉疾病专业于上个世纪70年代由丛志强教授建立,在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诊治和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专业方向为全国5大重症肌无力中心之一,主办过多期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近30余年来,重症肌无力已有4000余例患者资料的积累,现每年新就诊患者300余例,每年持续随诊患者1000余例,目前在易感基因筛查、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治疗研究、重症肌无力规范化诊治模式等方面已经进行系统研究,发表相关SCI文章10余篇;对多发性硬化和炎症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治、影像学、免疫学标志物和电生理方面也进行了系统的积累研究,近3年来在多发性硬化的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已经取得初步工作基础。本专业方向目前进行的研究工作:1、重症肌无力的基因研究2、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诊疗3、寄生虫卵对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EAE的保护机制

(3)癫痫疾病专业
    癫痫专业方向在上个世纪80年代由解学孔教授创立,在癫痫的临床诊治、癫痫发病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以及难治性癫痫的易感基因研究方面有系统的工作积累。本方向从事癫痫病临床防治和基础研究20余年,有大量癫痫患者,为山东省东部最大的癫痫诊治中心,主编过影响较大的专著,主办过多期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进行了癫痫的病理学、免疫学和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行了难治性癫痫的易感基因筛查以及难治性癫痫的规范化诊治研究;采用动物模型对癫痫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寻找干预的靶点;正在开展对癫痫患者进行系统评价的临床和研究工作。本专业方向目前进行的科研工作:1、癫痫发病机制中干预靶点的寻找;2、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系统化诊治模式。

(4)神经变性疾病专业
    本专业方向在神经内科于上世纪90年代起步,近年来发展较快。系统开展了帕金森病的临床诊疗和随访工作,目前是山东省较大的帕金森病规范化诊治中心,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帕金森病DBS治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不断的探讨,目前主持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在Alzheimer病方面开展系统工作,在临床工作中规范化应用各种痴呆量表,并基于此参加多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在Alzheimer病的诊断方面以及临床表型的确认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与基因筛查平台的结合进行Alzheimer病的易感性基因筛查研究,发表论文10余篇;规范化进行了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登记和随访工作,在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生物学标志物和发病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方面已有多年积累,发表SCI文章5篇。本专业方向目前进行的科研工作:1、帕金森病致病基因的筛查及动物模型研究2、Alzheimer病的易感性基因筛查;3、痴呆的量表评价和使用;4、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损伤机制动物实验。

4、医疗技术

 神经内科现开展缺血性脑卒中的规范化筛查和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脑血管病的规范化治疗、介入治疗居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为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帕金森病方向系统开展了规范化诊治,设有专病门诊,是山东省较大的诊疗中心,并在省内率先开展了DBS治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癫痫病方向开展系统难治性癫痫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设有癫痫专业门诊,结合视频脑电监测对各种类型癫痫的诊断治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认知障碍专业重点开展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工作和研究,以及认知量表的系统评价研究,设有痴呆专业门诊,并在此基础上参加多项国内多中心合作研究。神经免疫性疾病专业重点开展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研究,难治性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诊疗研究,其临床治疗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最大的重症肌无力中心之一;多发性硬化和炎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治也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神经功能检查科有配备完善的TCD、脑电图和肌电图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和指导,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

5、科研教学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市各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10余项;主编、副主编著作10余部。近年来,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总计200余篇,被SCI、MED、ISTP收录40余篇,6项课题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先后有8人次出国留学、访问学习,归国后开展了相关临床和科研工作。

      神经内科教学理论和见习课内容能充分体现学科理论和技术的新进展,课程设置合理,在校内较早推出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改革创新措施,曾经获山东省教委颁发的“教学管理与实践”二等奖。每年负责临床医学、护理及影像等多个本科专业的神经病学教学和见习,目前平均每年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2-5名。科室每年接受神经病学学专业进修医师30余名,自2001年至今多次举办省级及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与国内外多家医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选派中青年医技师到国内外高水平神经内科医疗科研中心交流学习,开展和推广新技术。神经内科目前为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的住院医师培训班工作规范而严格。目前已成功培训住院医师数百名。神经病学教研室多名教师荣获医学院中英文授课大赛一、二等奖,多人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教师”。

6、就诊指南

(1)科室位置

门诊

神经内科(市南:门诊楼4楼

神经内科(崂山:门诊楼2楼

神经内科(西海岸:门诊楼3楼

病房

神经内科(市南:脑科医院2楼

神经内科(崂山: 9楼A区

神经内科(西海岸:B栋13楼

(2)咨询电话

神经内科(市南:0532-82911210

神经内科(崂山:0532-82913068

神经内科(西海岸):0532-82919629

 

2016年十二月12日

青大附院招募皮肤和软组织细菌感染病人

——上市前药物免费发放

皮肤软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经常困扰民众。针对此类疾病的治疗,关键是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但由于此类感染往往比较复杂,所以治疗周期较长、治疗成本较高。

青大附院药理机构从国家食药监局争取到一种抗生素,交由普外科进行发放。由于此药目前处于上市前短暂的免费试用阶段,故发放完毕即不再开展此项工作。

   具体标准如下:

1.18-75 岁的男性或女性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者: 2.1 伤口感染、创伤后感染、外科伤口感染、感染性溃疡;(单向长度≥5cm2.2 大脓肿(直径≥5cm2.3 蜂窝组织炎(感染面积≥75cm2 ) (巴掌大小) 3.同时存在下列局部和全身表现者: 3.1 局部细菌性感染病灶伴有体征(至少2 项): 炎性分泌物;红斑;局部发热;疼痛/触痛;肿胀/硬结; 3.2 下列各项中的至少1 项:发热(口腔温度≥37.50C,或腋温≥37.00C,或直肠温度≥38.00C

如果您的病情符合上述条件,请联系青大附院普外科刘晓东医师(186-6180-2825)或曲静女士(18253202250) 

2016年十二月12日

20161212 021749 64

11月下旬,我院口腔额面外科西海岸病区郅克谦团队成功为一名92岁高龄女性病人切除面部巨大恶性肿瘤,并同期邻位皮瓣修复,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来自莱西市日庄镇的左大娘,8个月前右侧面部出现“米粒”大小肿物,不疼不痒,未曾引起左大娘及其家人的重视。可没想到,肿物生长迅速,仅仅8个月就几乎已经侵占了左大娘的整个侧面部及耳部。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个巨大的肿块逐渐出现了坏死并发出阵阵恶臭,而且经常流血流脓。面对此情此景,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束手无策!病人及家属治病心切,四处求医。但是终因病人92岁高龄、病情危重、治疗风险太大未得到彻底治疗。

经多方打听,病人慕名来到口腔颌面外科西海岸病区,求治于郅克谦主任。经过郅克谦主任仔细诊查后,决定收治这位高龄且病情复杂病人。

20161212 021821 672

因为病人肿瘤巨大,而且已经侵犯面部及外耳部,假若手术切除肿物,即使救了病人一命,也可能会造成周围大面积组织缺损和部分外耳缺如,也就是俗话说的毁容。面临这么复杂的情况,如何修复颌面部及外耳道的缺损,让病人既治好病又保留正常面容,也就是既救命又修面,无疑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特别是口腔颌面外科是集肿瘤科、整形外科等多学科在内的交叉学科。治病过程中除了手术外,往往还要考虑微创和功能保存,从而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有时真的需要为病人精心设计,完美实现“私人定制”。而这位92岁高龄病人,还同时伴有较严重的房颤等心脏病,心肺功能较差。手术的高风险、高难度,摆在了医者的面前。针对病人如此复杂的情况,手术是做还是不做?郅克谦和他的团队面对家属的殷切期望和高度信任,决定为病人治病修面,攻克难关!

然而,治病救人丝毫不能马虎!于是,病房里数不清多少次反复的病例讨论,多少次耐心的与家属沟通,多少次多学科的专家会诊……心血管内科、麻醉科、ICU等多科室的专家经过对围术期干预、手术方案、术后护理等全方位的讨论,一套详细周密的治疗方案形成了。

有了上面对病人病情的全面评估、风险预判,手术顺利进行。经过整整3个多小时的忙碌,不仅完整切除了这个巨大的恶性肿瘤,更是巧妙的设计修复缺损,并且再造外耳道,手术堪称完美!

口腔颌面外科西海岸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在病区主任郅克谦的带领下,秉承着百年青大附院精神,在造福病人的道路上,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2016年十二月07日

骨外科学硕士,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骨科副主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年。多年来主刀完成各类骨科手术3000多例。主要包括:关节方面:人工髋关节的初次置换及翻修技术,包括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重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关节镜技术:关节清理术,半月板缝合及修整,交叉韧带重建术、髋关节盂唇损伤修复术、踝关节清理术及韧带重建术等。创伤方面,髋臼骨盆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内骨折的复位内固定术,四肢骨干骨折的髓内钉内固定术,复合伤的综合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功能重建技术等。脊柱方面,颈椎病及颈椎骨折脱位的前后路减压及内固定融合技术,胸腰椎骨折的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等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后路手术治疗,包括腰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术后症状复发的翻修术等。

科研方面:曾参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骨组织工程项目,题目为:生物衍生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血管化研究,论文于2004年7月发表于核心期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第18卷,309-313页。另外发表多篇论文,包括肘关节不稳定研究进展,生物衍生骨复合骨髓基质干细胞修复山羊胫骨缺损的血管化研究,逆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多段骨折等。

2016年十二月07日

骨科博士,骨科副主任医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专业方向为运动损伤及关节镜。2005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博士毕业,后从事关节外科与运动医学相关的临床工作,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和关节镜微创手术。2009年主攻膝关节镜微创手术,并逐渐开展肩、踝、肘关节镜手术,现已完成关节镜下膝关节周围韧带微创手术1000余例、肩关节镜手术500例,居省内首位。擅长关节镜微创手术,膝关节损伤与疾病、肩关节损伤与疾病以及肘、踝关节镜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的重建、髌骨脱位矫正、半月板修复、肩袖损伤缝合、肩关节脱位矫正、盂唇损伤修复、肘游离体取出、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清理、SLAP损伤修复等)。目前主持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各1项。近期发表关节外科相关论著10余篇,多篇被MED、CA等收录。

c3
c3
c3
c3
dsjy 4ae6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五大院区

市南院区: 市南区江苏路16号
西海岸院区: 黄岛区五台山路1677号
平度院区: 平度市上海路369号
崂山院区: 崂山区海尔路59号
市北院区: 市北区嘉兴路7号

联系方式

邮编: 266000 
咨询电话: 96166
• 医院廉洁从业专项行动及九项准则工作日投诉举报电话(非咨询电话):82911957

wx

欢迎关注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官方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