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控制是指依据所得信息,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质量偏差保持允许范围内,分基础质量控制、医疗过程质量控制、医疗终未质量控制方法,由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质量改进是指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高医疗活动和过程中的效益提和效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医疗质量改进中主要是改进分析,制定与落实改进方案、评价改进效果。1、医疗质量控制的职责:(1)上级医(护)师负责对下级医(护)师医疗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2)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全科医疗护理质、量的督促检查与整改。(3)医院质控部门(医务科、护理部、后勤、设备、对各科室医疗、)护理及医疗环境、设备进行质量的督促、检查、控制。由院长、业务副院长负责安排、组织检查。2、医疗质量控制目的: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督促整改,促进医疗质量提高。3、医疗质控的方法:(1)上级医(护)师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等方式,随时对、下级医(护)师进行检查和控制。(2)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和平常掌握情况,定期不定期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3)医院质量控制部门通过平常掌握、随机抽查、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各科进行检查。(4)检查是质量控制手段,通过发现问题、分析、评价、促进整改,、达到质量改进,从而提高和确保质量。(5)采取缺陷管理,并予登记。医疗质量控制统计到科室,科室统计、到人头。(6)严格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管理,以教育纠正、整改、为目的,促进质量提高。(7)环节管理为主,平时掌握与随即抽查为主,终未质量管理与定期、检查为辅。4、不合格医疗服务的处理:(1)医务人员在直接或间接为患者服务时,如违反了相应的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程,未满足患者或院内其他科室及工作人员的需要或期望,引起投诉、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或被质量控制人员检查发现为不合格医疗服务。(2)不合格医疗服务处理程序:、①科主任、护士长、科室质控人员、上级医(护)师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应及时指出当事人的错误,提出批评教育,并予以纠正,防止不合格医疗服务的扩大和造成不良后果。医院质量控制部门检查发现不合格医疗服务或平常了解掌握的不合格医疗服务,应给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或当事人指出。具有共性的不合格医疗服务通过职工大会、周会、科室晨会,制定新规则、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纠正、教育,并跟踪检验。②对不合格医疗服务予以登记,《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程序》理。按处③医院质量控制部门和临床、医技及其它部门应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影响因素,防止再次发生。④对不合格医疗服务当事人和科室,按照有关规定处理。⑤当医院质量控制部门收到病员投诉,应要求科室责任人立即调查,查找原因,确定纠正,处理办法后3日内交回,对纠正和处理办法的执行情况由质控部门追踪。⑥患者提出的医疗纠纷,医务科负责接待,予以登记,对投诉内容责成相关科室调查核实,查找原因,给投诉者解释,并作出调查处理。